四季村的泰雅族故事

余麗珠 攝影:曾漢東

人氣 104
標籤:

台灣宜蘭縣大同鄉大多是泰雅族原住民部落,位處蘭陽溪流域的上游,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下,境內崇山峻嶺,風景秀麗,湖光山色,盡在其中。著名的農產品除了松羅村的玉蘭茶、南山村的高冷蔬菜外,四季平台蔬菜專業區也頗負盛名,是四季村居民最主要的經濟來源。

車子行經雲霧繚繞的群峰,濃密、翠綠的桂竹林,隨風搖曳,彷彿展開雙臂迎接我們的到來。俯望蘭陽溪谷一畦畦整齊的菜園,充滿層次美感的綠,宛如經過了調色修飾。遠眺山嶺、溪谷交錯的大自然美景,彷彿置身於世外桃源,心情也隨之遼闊了起來。




四季平台 高冷蔬菜美味可口
四季村以高度區分為上、中、下部落。我們帶著愉悅的心情走走逛逛,發現許多戶住家前面,都停著一輛休旅車,村民告訴我們:「白天,大部分的人都到四季平台種菜去了,生活還過得去,買了車,可得努力種菜還貸款囉。」

四季平台蔬菜區海拔1,000公尺,佔地100多甲,加上周邊的桂竹林共有300多甲。一年可以收成3次,第一期在2月份種植,種植的蔬菜有高麗菜、結球白菜、菠菜等,菜質細嫩;6、7月種植的第2期,以高麗菜為主,菜質較硬;冬天的第3期,因為天氣較冷,平地也能栽種,因此較少種植,讓土地休息。四季平台高海拔多霧的氣候,高冷蔬菜經常受到露珠的滋潤,水分多,甘甜好吃。

四季村社區發展協會董事長簡先生熱心地為我們介紹:「四季村目前住有二百四十幾戶人家,南投的發祥村是我們祖先的發源地,村民大都以種菜為主,四季平台土壤肥沃,各種東西都能種,種植高冷蔬菜已超過50年的歷史了。外來的平地人在蘭陽溪谷種植蔬菜,我們學習他們的技術,用黑管引蘭陽溪支流的水灌溉,這裡和平地社會一樣,只要勤勞就可以過生活。」




盡心盡力 共創家鄉美麗願景
境內的四重溪是蘭陽溪的支流,溪裡的魚兒以鱸鰻、苦花魚居多,在四季村社區發展協會及羅東林業管理處的保育共生計劃實施之下,3年的護溪(不可進入、不可抓魚)成果已經慢慢地顯現。排班輪流守衛的村民笑著說:「我們都是自願幫忙,花點時間沒關係,為家鄉做一點事也是應該的。」

迦蘿湖本為泰雅族人的獵場,目前水源已乾涸,簡先生興高采烈地勾勒迦蘿湖未來的願景,希望能和林務局合作,引水重建健行步道,推動四季村休閒旅遊的發展。

去年簡先生嘗試在四季平台種植玉利紅,那是聖誕節的時令花卉,盆栽就可結果,美麗的紅色顆粒,花期長,頗受市場歡迎。如果栽種成功,簡先生希望能夠幫助村民慢慢轉型。除了蔬菜,四季平台也能種些花卉,和台灣南部沒有的農產品等,改善村民的生活。

簡先生語重心長地說:「四季村還有得開發,村民們很保守,不想改變目前的生活方式,但我希望能努力地為四季村盡點心力。」看著簡先生洋溢著光輝的雙眸,我們也會心地笑了。滿懷著溫馨,揮別純樸的四季村,也期待下次再見面時,四季村更美麗,居民更祥和快樂。@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泰雅族小朋友走訪野柳  體驗海洋奇妙世界
保障原民 立意佳 執行難
12族原民公仔 卡娃伊亮相
胡德夫等推動原住民族正名貢獻多獲表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