葦葭 : 一腔熱血善珍重

標籤:

【大紀元8月3日訊】對張林的印象,始於互聯網上。博訊的張林文集中,那一篇篇針砭時弊之檄文,對獨裁政府的批判一針見血;對時局時事的分析條理分明;對苦難中的中國下層勞動人民,則給予了極大的同情。讀來真是令人感慨萬千,唏噓不已。記得有一篇《苦難的中國人》,文中憶敘了作者在某個寒冷的冬夜裏,目睹菜民們艱難的為生計奔波的情景。

作者的視線繞過富麗堂皇的高樓大廈,霓虹流彩的繁華大街,在這個虛假,浮誇,覆蓋錦繡的社會裏,把愛與同情獨寄那些掙扎在貧困線下的百姓。由此,作者給我的印象,是一個富有人道精神的作家。而在《曾經有個夢》這篇文章中,張林揮之不去的夢景,成於某個小小島嶼之上的,絕不是所謂隱者棄世藏身的桃花源,也並非知識份子成就虛擬理想的烏托邦世界。張林的夢想是在小島上建造人類的庇護地,給流離失所的人們一個重建的家園。他所關注的,永遠是世俗的苦難。他的向世之心,他的人本的精神,都使人感到,他所傳播的思想及理念是以捍衛人類生存和人性自由為最高目的。

同時也從這些文章中瞭解到,張林是個不屈不撓的民主鬥士。八十年代初期就投身民主運動,主辦民主沙龍,並且因為參與八九學運而被捕入獄。六四之後的國內政治大環境,用白色恐怖這個詞來描寫,一點也不為過。九十年代以來的中國,是全民下海經商的中國;是官商勾結發橫財的中國;是全體道德意志淪喪的中國;是人人向錢看、笑貧不笑娼的中國。獨裁者的坦克駛過天安門廣場的那個夜晚,傳統的人文道德精神,人類最樸素的善惡是非觀念一併被碾碎於履帶之下。民主、自由的思想早已被人們遺忘,屈服於淫威下的民眾,除了為虎作倀,就是麻木不仁。

然而,唯有張林,依然以百折不回的勇氣投身于民主運動之中。三次被捕入獄,兩度妻離子散,貧窮潦困無從著落的生活,長期迫害折磨所造成的痼疾病痛,所有這些非常人所能忍受的苦難,張林都以頑強的意志堅挺下來。整個九十年代,他冒著生命危險在國內奔走,組建民運團體,關注民間維權,幾番入獄,飽受酷刑折磨,雖九死而未悔。在民運陷入低潮的現在,張林執著的奮鬥換來的實際效果並非有多重要。但是,張林為民主鬥爭的不屈精神,卻是給麻木的國人帶來思索和啟迪。為什麼,有人可以不去追逐財富,貪求名利,為什麼有人可以忍受貧窮,苦難,牢獄,而將全部的身心投入民主運動?理想主義者思想和行為的璨然之光,也許天然賦有照亮世俗靈魂的使命。

今年一月二十五日,張林因參加悼念趙紫陽的活動而再次被捕,並將被中國政府以顛覆罪起訴。消息傳來,我們不禁為他的安危而擔憂。對那個獨裁政府,我們早已無話可說。他們的兇惡、殘酷和虛偽舉世皆曉。謊言和罪惡自有被清算的一日。我們呼籲釋放張林;呼籲全世界的同情與愛心;呼籲人權和人道的精神;呼籲古老國度尚未泯滅的自由之魂,呼籲在華夏大地再次點燃民主火炬之光。對張林,也有太多的話要說,希望他在獄中多多的保重自己。屠格涅夫詩中的那道門檻,對為理想獻身的人而言,何足道哉。他清楚地知道等待自己的會是什麼。寒冷、饑餓、憎恨、嘲笑、輕蔑、監牢、疾病,甚至死亡本身,或是一世完全的孤獨和隔離。

獻身民主和自由的志士早已準備好,忍受一切痛苦,一切打擊──來自敵人的──來自親人,來自朋友的。然而,一腔熱血善珍重,仍然是祝福和祈禱他可以平安出獄,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可以在互聯網上再讀到他的文章,領略他的思想和文采。中國的民主化進程,這麼多年來步履維艱。求索之路漫長而坎坷,惟更加希望所有的民主人士,珍重熱血,珍重熱心。因為他們才是中國民主自由的魂魄。(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謝田:歐盟為什麼要扯美國的後腿?
【網海拾貝】美國不脫鉤 只會讓中共坐大
英慧:中國兒童是韭菜花 被黨收割的對象
【網海拾貝】世界三間最大評級機構都與中國翻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