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公平會委員王文宇外蒙古講學歸國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十一日電)提起外蒙古,多數人馬上聯想到馳騁浩翰草原的遊牧民族,不然就是「風吹草低見牛羊」景象。台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王文宇剛從外蒙古講學回國,除在蒙古大學授課,也進行大自然的巡禮,此行讓他印象深刻的是體會自然及壯觀景色,面對遊牧民族對抗大自然的偉大。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罩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是一般台灣民眾對外蒙古的想像。

的確,面積約有156萬平方公里的外蒙,是台灣的43倍大,人口僅有200多萬人,還比不上台北市的人口數。對於這遙遠陌生、地廣人稀的國度,大多數台灣人對其輪廓與內涵是模糊不清。去年到外蒙古的台灣人約僅1000人,相對歐洲及韓國人,少之又少;不僅是地理上的距離,也在於人們對外蒙古的不了解。

外蒙古早在1946年宣布獨立,但1964年蘇聯軍隊駐防蒙古,到了1992年蘇聯自外蒙完成撤軍行動。2002年外蒙古曾舉辦國際羊絨展、2003年外蒙政府定為旅遊年,目前為止,至少有1600多家外商登記投資,外蒙古近幾年對外開放,甚至美國可口可樂公司已在首府烏蘭巴托 (Wikipedia)設廠生產。近一點的來說,台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在去年初開放蒙古勞工,台灣與外蒙間民間交流也漸增。

除擔任台公平會委員,王文宇也在台大法律系任教,日前應蒙藏委員會與外蒙的合作計畫之邀,到國立蒙古大學講課;因蒙古政府剛成立公平會,王文宇也受邀授課。其間,他巧遇國策顧問黃華等人參加國際亞太人權會議,及到當地參加木球比賽的台灣人,可見兩地已逐漸展開交流。

講課之餘,在外蒙古待上近半個月的王文宇,少不了也要體驗住蒙古包及騎馬經驗。蒙古包已有現代化電氣設備,並不會有不適應之感,王文宇特別提到,這是要看每個人的要求。就旅遊來講,很多人認為在外蒙古恐怕不安全、不能適應飲食習慣,他說,外蒙古確實不能像在巴里島享受,就他而言,覺得可以適應。

踏過中國大陸其他城市,有機會到外蒙古講課並體驗外蒙古的草原風情,王文宇深深感受外蒙與其他各地不同之處,就是自然的偉大。學者性格的他,免不了在當地買了幾本英文書,想要對當地更進一步了解,另外,喜歡寫文章的他,想把這段難能可貴的經驗記錄下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