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惡化 「中華水塔」 陷乾涸危機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9月11日訊】三江源,地處青海省南部,是黃河、長江和瀾滄江的發源地,源區每年向下游供水600億立方米,素有「中華水塔」之稱。然而氣候與人為的雙重因素,導致三江源頭生態環境惡化日益加劇,昔日「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絢麗之地,如今風沙蔓延、河流乾涸、鼠害橫行、草原退化,越來越多逐水草而居的高原牧民淪為「生態難民」。

「中華水塔」陷乾涸危機

據新華網報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是黃河源頭干流流經的第一縣,黃河源頭地區最大的「姐妹湖」扎陵湖、鄂陵湖就座落在這裡。黃河源頭主幹河段在巴顏喀拉山北麓約古宗列地區接納了許多小溪後,先後注入瑪多縣境內的這對姐妹湖,水源得到補充而後形成干流向東奔去。然而就在1998年,兩湖間的壺口出現了跨年度斷流,而後,黃河又連續幾年出現了跨年度斷流,這種現象在水文記載歷史上從未有過。

據當地居民表示,20年前扎陵湖和鄂陵湖的壺口,水有80多米寬、1米左右深,那時候渡壺口是牧民群眾最大的困難。

瑪多縣水文站的資料顯示:1996年至今,鄂陵湖、扎陵湖的水位平均下降了1米左右。過去的瑪多縣享有「千湖之縣」的美譽。但現在4077湖泊中,已經有2800多個乾涸。

專家指出,在過去的13年裡,冰川退縮了750米,平均每年大概退縮57米,冰川退縮的速度明顯加快。

住在長江源頭 卻得買水喝

地處長江源頭第一縣的曲麻萊縣,近幾年也出現了「住在源頭買水喝」的窘迫現象。據瞭解,曲麻萊縣城原有136眼水井,到2000年只有8口有水,縣城80%的居民都靠買水生活。據瞭解,除全縣30多條河流中,屬於長江流域的18條河流已經乾枯了。

鼠害嚴重 已達「人退鼠進」地步

「三江源」地區的鼠類肆虐和「黑土灘」蔓延已成為牧民群眾不可抗拒的災害之一。在源頭,處處可見橫行無忌的老鼠和密密麻麻的鼠洞,草場上更是千瘡百孔、滿目瘡痍,廣闊的草原已成了老鼠享樂的天堂,其猖獗程度讓人不寒而慄。據統計,三江源鼠害面積已達9666萬畝,占可利用草場面積的33%。

瑪多縣是果洛州鼠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與瑪多縣毗鄰的達日縣鼠害也愈演愈烈,以田鼠、鼢鼠、鼠兔為主的鼠群,肆無忌憚地從牛羊嘴下奪食。

瑪多縣官員說,鼠兔不僅大量採食優良牧草,與牲畜爭食,更為嚴重的是它們的洞道密集,造成草地水土流失。特別是經夏秋雨水沖刷和冬春凍融侵蝕的影響,形成「禿斑」和「黑土灘」。據統計,黃河源區有50%的黑土性退化草場是因鼠害所致,有些地方已經到了「人退鼠進」的地步。

青海玉樹州曲麻萊縣的麻多鄉扎加村,由於沙化嚴重,牧民們頭一年蓋的房子,到了第二年已經有1米沉在沙子裡,原有的50戶牧民大部分已經搬遷,只剩下22戶。@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青康藏高原三江源頭正面臨生態環境破壞
西藏蟲草吸引大軍入境  高原生態嚴重受創
青海三江源生態惡化雪山銳減湖泊乾涸
中國著手在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重建無人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