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人物:聯合國秘書長安南

【大紀元9月13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三日綜合報導)今年六十七歲的聯合國副秘書長安南出生於非洲迦納,但在美國受大學教育,並且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管理學碩士學位。

安南一九六二年進入聯合國工作,迄今已經四十三年,期間曾在聯合國的各主要機構,如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總部人力資源管理、預算及財政和和平維持等部門工作。

安南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外交家,他精通英語、法語和多種非洲語言,他的夫人娜妮是一位瑞典律師和藝術家,對聯合國問題也非常有興趣,曾為兒童寫了一本介紹聯合國的書。安南和娜妮在一九八一年結婚,育有三子。安南和前妻所生的長子柯久日前曾被爆料涉及伊拉克「以油換糧」醜聞案而使安南備感難堪。

在擔任聯合國主管和平維持任務的副秘書長期間,他負責管理派駐全球各地的大約七萬名聯合國軍事和文職人員。

一九九七年,由於美國堅持否決原秘書長蓋里連任,安南成為聯合國第一位直接當選秘書長的副秘書長。並且在二00二年連任,任期到二00六年為止。

●「最佳秘書長」, 獨立的領袖

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郝爾布魯克曾形容安南是「聯合國歷史上最佳的秘書長」。這也顯示安南在當選之初與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的密切關係。但安南後來證明他是一位獨立性很強,不受大國支使和具有改革觀念的聯合國領袖。

安南上任後,面臨了聯合國經費不繼可能破產的危機,為了節省開支,他斷然規模資遣了一千名聯合國員工。

但安南反對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入侵伊拉克是安南與美國和英國兩個聯合國大國分道揚鑣的開始。

事實上,安南曾經提出一個新的看法,認為為了保護平民不會受到戰爭和大規模的屠殺,聯合國的地位和權力應置於主權國家之上。但他卻反對軍事入侵伊拉克。他說:「今天任何攻擊伊拉克的決定都將導致這個地區緊張情勢的升高。」

但在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後的美國根本聽不進去安南的話,美國國內朝野對安南反對入侵伊拉克更是反感。在聯合國以油換糧弊案和傳聞安南長子柯久也涉案後,美國國會藉機要求安南辭職,英國和美國媒體對安南也不友善。

● 諾貝爾和平獎

除了伊拉克問題外,安南在包括戰爭、飢餓、疾病和難民在內的非洲問題上的努力卻是有目共睹,尢其是對愛滋病的防治更是不遺餘力。他積極向富有國家募款,也要求非洲國家體認愛滋病的嚴重性。

二00一年,安南和聯合國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今年才剛慶祝成立六十週年的聯合國正值關鍵的改革時期,安南說出他自己對聯合國的期許:「過去,我們都將注意力集中在政治問題上,但我一直試圖將焦點放在良好的政府、人權和個人的尊嚴上。」這也是安南多年來在聯合國努力的目標。

相關新聞
焦點人物:紐奧良市長納金
安南准備為石油換食品計划接受批評
伊貪污醜聞報告前言指安南有管理缺失
焦點人物:埃及總統穆巴拉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