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密曝光:胡錦濤在空軍的講話摘錄

標籤: ,

【大紀元9月15日訊】求真務實,是我們在軍事鬥爭準備中必須堅持的原則,既是一個統一的工作原則,又可以看成辨證的兩個方面。同志們應當在工作中逐步體會。

今天空軍的問題談的比較多,我就談談空軍。

空軍是我軍進攻的一個主要拳頭,這個拳頭的力度將影響全局。但是我覺得最近空軍的工作有缺陷。缺陷在哪里?還是缺乏“求真務實”。

“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空軍叫得最響,實際情况呢?我看還是有差距。

現在從裝備發展情况看,空軍明顯落在了後面。重要裝備的國産化始終不能落實,還不斷的需要國家大筆的軍購。現在空軍有兩個矛盾的想法,一個是對于整合國外先進技術的國産裝備,認爲“不掌握核心技術,不能大量裝備”;另一方面呢,又要求大量購買國外的成套設備。

現在有人提“組建戰略空軍”,立刻有人就把目光盯住了俄羅斯的遠程轟炸機,一看歐盟接觸對華軍售有望,就立刻幻想購買歐制戰機。

這些現象,我看是有三個問題沒有搞清楚。第一,就是真正的高技術是買不來的。92年我們購買SU27,一時間空軍雄心萬丈,現在一看,早期的型號依然落 後。如果沒有自力更生,空軍恐怕現在還沒有自己的預警機。所以說,沒有自己的研發能力,將永遠的跟在人家後面。第二,對可能發生戰爭的殘酷性認識不足,我 們面對的戰爭,可能是長期的、艱苦的,對人員、裝備的補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沒有主戰裝備的製造能力,將極大的影響高層的戰略决心。第三,就是對現有裝備 信心不足,對以劣勢裝備戰勝强敵信心不足,軍購了還要軍購,總是希望出現一種决定性的兵器,從而輕鬆的取得壓倒優勢。這三種心態攪和在一起,導致了空軍建 設的觀望、猶豫。

現在的和平時期還能持續多久,我不敢肯定,最近海峽兩岸的積極態勢,究其原因還是以實力做後盾的結果,但兩岸實力的此消彼長,可能有兩個結果,一是兩岸關 系向更積極的方面轉化,一是台獨實力絕望中鋌而走險。所以空軍一定要有危機感,不能因爲一個兵種的裝備發展,拖國家戰略的後腿。

對于有希望的國産裝備,要先用起來,你有了本錢,人家才可以和你做更大的買賣。

這點空軍要向海軍學習,目前海軍發展勢頭不錯,連續解决了幾個重大裝備建設問題,我看照這個勢頭發展,新型的艦艇、潜艇多了,取得戰鬥的勝利才有技術上的保障。

空軍的教訓就是以往在裝備研製上左右搖擺,好高務遠,耽誤了時間。作爲國家高層也有失誤,當年如果運十能够堅持下來,最起碼班子不要散,對于提高我國航空工業的基礎將會有重大作用。

現在,空軍要搞清我前面所說的三個問題,應急的裝備有了之後,一定要注意國産裝備的發展,這是一個戰略問題。我們看看歷次戰爭,二戰時期一個國家的飛機損失是上萬架,

到了現代,起碼也是一、二百架,現在空軍的三代機,就不怕全打光了? 我們的眼睛不要總是盯著海峽對面,還要盯著大海、大洋對面。那邊的研發能力要勝過我們,我們要多少外匯才能彌補這個差距? 說完裝備問題,在談談人的問題,最近空軍事故多了一點,從堅强訓練的角度看,這些事故是正常的,沒有必要追究基層同志的責任。但是既然除了事故,就要找原 因,以往空軍的口號是“地面苦練、空中精飛”,這就是一種求真務實的態度。現在一綫人員待遇提高了,我們不能認爲有了錢就有了積極性,還是要堅持傳統,飛 行是高風險的工作,不能有半點馬虎。我看,還是有必要强調“地面苦練,空中精飛”。這是“用我必勝”的前提。

現在空軍盛産戰略家,眼睛盯著地球儀,宏大的戰略構思就源源不斷,這樣是不行的。我們需要戰略家,同時也需要高素質戰術指揮員和飛行員。真正的戰略家,也 是需要對基礎戰術的深刻理解。毛澤東是戰略家,同時他又是精通戰術的軍事統帥。拋開一個軍人的縝密思維,僅憑詩人的激情去構思戰略,這能是什麽戰略?我們 吃“三拍”(指拍胸脯、拍腦瓜、拍馬屁)的虧還少嗎? 不要總是提什麽“戰略空軍”之類的說法,要務實,最簡單的,只要你們踏踏實實的幫助航空製造企業解决“心臟病”的問題,把空軍的作戰半徑再實實在在的擴大 幾百公里,就是大功。

哪天海軍頭上能有空軍這把傘,我看很多問題就好解决了。這就是戰略。戰略不是憑空而起的空中樓閣,是向既定目標逐步推進的艱苦過程。

講了這些,主要是强調“求真務實”的重要。講空軍多,不是批評,我始終認爲空軍的想法自然有理由、有根據,我不左右你們的决策,我是在提醒空軍需要注意的問題。

陸、海軍發展快,也不是沒有問題。現在强調信息化作戰,我到基層一看,指揮部人人一台計算機。但是我需要你們思考,信息化作戰需要計算機,要不要關注不依賴計算機作戰的能力培養?現代戰爭講合成作戰,要不要關注獨立作戰的能力培養?這些都是問題。

只要我們在軍事鬥爭的準備過程中,堅持“求真務實”的態度,就能發現這些問題,解决了這些問題,將會極大的提高我軍的戰鬥力。

文章來源:文學城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轉自互聯網論壇﹐未經本站核實

相關新聞
曾錚:對胡錦濤的又一「棒喝」
唐子:胡錦濤政治生命的最後時刻到了
布胡晤談  就人權問題敦促胡錦濤
林保華:取消訪美胡錦濤反應兩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