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日全球財經要聞

標籤:

【大紀元9月2日訊】

**卡特林娜恐削弱美第三季經濟0.5%

標準普爾發佈報告指出,颶風卡特林娜重創美國的產油設施,並且衝擊紐奧良的觀光產業,經濟損失超過其他天災。預估美國第三季的國內生產毛額將因此削弱0.5%,未來四季的成長率,將只有0.2%。

**漢莎航空收購瑞士航空剩餘股份

歐洲第二大民航業者德國漢莎航空表示,公司將設法強行收購流落在其他小股東手中的瑞士航空股份。漢莎航空將透過1家瑞士公司Air Trust,用原先每股8.96瑞郎的價碼,完成整個併購作業。

**美7月個人支出增1%薪資升0.3%

美國商務部公佈,由於消費者利用折價優惠購買汽車,使得7月份的個人支出成長1%,是去年5月以來最大的成長幅度,並且是連續第二個月上升。不過專家認為,卡特林娜颶風侵襲之.後,由於油價再度高漲,個人支出已經開始下降。而在薪資方面,美國7月的薪資所得上升0.3%,低於6月的0.5%,個人儲蓄率則下降到歷史新低,衰退了0.6%。

**美國8月ISM製造業指數下滑

受到能源成本高漲的影響,美國8月的供應管理協會ISM製造業指數,從7月的56.6下滑到53.6,顯示出製造業的成長減緩。專家認為,7月的數字可能是今年的最高點。在卡特林娜颶風重創密西西比和路易斯安那州,導致油價再創新高之後,第三季的經濟成長率,已經不像原先那樣樂觀。

**麻州政府將停用微軟Office軟體

美國麻州政府決定,為了鼓勵開放源碼軟體產品的流通,並且方便家中沒有安裝Office套裝軟體的民眾,麻州各級公家機關將從2007年1月開始,全面停用微軟的Office套裝軟體。而德國慕尼黑市政府去年也宣布,為了抵制微軟「視窗XP」作業系統的售價偏高,辦公室的電腦將全面採用Linux作業系統。

**世界各國決釋油助美

卡特林娜颶風造成墨西哥灣區至少有8家煉油廠關閉,使得美國的能源生產量減少10%以上,並且可能持續幾個月之久。為了避免美國的石油供應中斷,引發全球危機,歐洲國家和國際能源署磋商,表示願意釋出緊急儲油供應美國使用。目前歐洲有1億6千8百萬桶緊急備用的石油,其中5千3百萬桶是國際能源署和各國政府所持有。至於是否釋出緊急儲油,將由國際能源署的26個成員國決定。

**美對中國紡品實施新配額

中美第四輪紡織品磋商沒有達成協議,雙方承諾將再度舉行磋商。不過美國政府隨即宣佈,將擴大限制中國紡織品的進口。商務部決定對胸衣和合成布料進口年成長率,限制不得超過7.5%。去年中國向美國出口150億美元的紡織品與服飾,預料今年將會持續擴大。

**歐銀調降今明年經濟成長預估

歐洲央行調降歐元區2005和2006年的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將2005年的GDP年增率,從1.1%~1.7%調降到1%~1.6%,2006年則從1.5%~2.5%降低為1.3%~2.3%。而消費者物價指數、則分別調高為2005年的2.1%~2.3%以及2006年的1.4%~2.4%。歐洲央行指出,油價大漲、消費者信心不振、以及全球經濟失衡等問題,是目前可能導致經濟下滑的最大風險。

**Skype與德移動網路E-Plus結盟

美國商業新聞報導,Skype宣佈和德國第三大移動電話網E-Plus合作,從10月份開始,Skype將搭配E-Plus的資料服務,讓人們通過移動網路,能夠獲得高頻寬的互聯網連接,以及免費使用高音質的Skype呼叫。這也象徵著Skype走出PC桌面,向全球移動通信邁出重要一步。目前德國E-Plus網路擁有980萬名用戶。

**中國直銷市場可能於年底開放

雖然直銷業目前在中國還是不合法的,但是卻有不少的傳銷人員在中國暗地裡從事傳銷業務。為了規範這個年銷售額達350億元人民幣的市場,中國政府將頒布直銷管理辦法,並且可能在年底全面開放直銷市場。

**中國中產階層佔就業人口一成以上

根據一份調查報告指出,中國大陸的中產階層約佔就業人口的11.9%左右,平均月收入約5千人民幣,他們擁有高學歷以及高收入,職業為管理人員或專業技術人員、黨政機關公務員、經理人員、或是私營企業主。

**黃埔海關查補稅 波及東莞台商

廣東省黃埔海關將從9月5號到15號,對轄區內加工貿易企業進行自查補稅工作。估計東莞地區有1萬5千家的外資企業,包括台資企業,將受到影響。根據瞭解,這類自查補稅工作,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來一次。如果廠商無法在期限內申報,或是被查出申報不符,將被處以四倍的罰款。這次的補稅主要對金屬、塑膠及玩具相關行業等影響比較大,加上最近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營運成本增加,可能有數十家工廠將因補稅而關門。

**台灣國際航班5日起可飛越大陸

中國政府批准台灣的中華、長榮、立榮和華信等四家航空公司飛越中國大陸空域的申請,根據瞭解,這四家航空公司往返歐洲和東南亞定期客機和貨運航班,五日起將可飛越中國大陸空域。未來台灣四家航空公司每週有93個班次飛越中國大陸領空,歐洲線將因此縮短飛行時間一小時,其他短程線約省10分鐘到30分鐘不等的航程,業者合計每年可節省油料成本1千多萬美元。

**新加坡八月製造業呈現第四個月擴張

新加坡的材料和採購管理學院指出,新加坡8月的採購經理指數達到50.2%,比7月成長0.1%,連續第4個月出現擴張。這主要是由於包括出口在內的訂單增加,以及生產量和存貨量上升,總生產價值也因為半導體零件的需求上升而出現成長。這項採購經理指數如果高於50%,代表著經濟出現擴張趨勢。

**日7月鋼鐵出口衰退16%

根據日本鋼鐵聯盟指出,日本7月的鋼鐵出口量,比去年同月減少16%,成為258.3萬噸。其中,對中國的出口量衰退24%,達到45.7萬噸。至於7月的鋼鐵進口量,則成長了27%,達到71.2萬噸。

**印尼盾劇貶及油價牽動印尼政局

因為國際油價攀升,市場擔心印尼政府無法承擔過於沈重的燃油津貼,導致印尼盾在10天前開始下滑,並且在1號滑落到1美元兌換1萬零8百印尼盾,達到4年來的最低點。不過印尼的內閣會議,對於是否調漲油價卻出現兩派意見,加上新經濟措施無效,印尼總統已經決定改組內閣。相關情勢也顯示,印尼盾和油價問題,已經牽動印尼的政局發展。

**標普:印尼債信展望降為穩定

印尼盾最近大幅貶值。標準普爾指出,由於印尼政府顯然沒有能力,而且不願意解決印尼盾大幅貶值背後的結構性因素,因此將印尼的債信展望評等,由「正面」調降為「穩定」。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八月十九日全球財經要聞
八月二十二日全球財經要聞
八月二十三日全球財經要聞
八月二十四日全球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