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革命來龍去脈

蘇東轉型與權貴資本主義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9月21日訊】爆發顏色革命的原因是共產國家轉型為權貴資本主義,積累民憤太大。不真正改善,非暴力顏色革命便可能成為暴力革命。

近段時間來,格魯吉亞、烏克蘭、吉爾吉斯斯坦等國爆發的「顏色革命」震撼了世界。深受其影響,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白俄羅斯、俄羅斯等國的反對派勢力也蠢蠢欲動,大有借「顏色革命」餘波掀翻國內統治者之勢。這些已經和有可能爆發「顏色革命」的原蘇聯地區國家,和波蘭、捷克等東歐國家都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第三次民主化浪潮」的產物。目前看來,東歐國家沒有「顏色革命」的任何跡象。為何「顏色革命」獨獨「偏愛」原蘇聯地區國家?

蘇東國家變成最壞的資本主義

這些國家爆發「顏色革命」,有社會、歷史和國際等各方面原因,但由於受意識形態的限制和影響,國內許多媒體特別是主流媒體,在談到「顏色革命」的起因時,往往只是強調美國在背後的「陰謀」推動作用,而忽略甚至故意淡化爆發革命的根本原因。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姜毅先生認為,這三個國家的政權更迭,有外因也有內因。在內因方面,是這些國家在轉型中政治的、社會的和經濟的一系列矛盾的總爆發。這些國家存在的問題是更關鍵、更重要的。該研究所所長邢廣程先生也有同樣看法。

「蘇東波」後,原蘇聯和東歐國家都走上了民主化的資本主義道路。英國學者佩里.安德森認為,資本主義分為「好的資本主義」和「壞的資本主義」,「權貴資本主義」是最壞的資本主義。由於歷史文化傳統、現實力量對比和外部干預等原因,波蘭、捷克等東歐國家的革命較為徹底,民主化過程較為順利,走上了「好的資本主義」道路;而吉爾吉斯斯坦等原蘇聯地區國家民主化的步履邁得極為艱難,走上了「壞的資本主義」即「權貴資本主義」道路。正是這些國家「權貴資本主義」的腐敗統治,造成了貧富兩極分化、社會結構斷層和社會矛盾的激化,最終釀成了「顏色革命」。「權貴資本主義」這個概念木來是一些學者針對亞洲(如菲律賓、印尼等)的執政權貴階層的貪污腐敗而提出的,又叫「裙帶資本主義」。但是,這樣定義權貴資本主義是不完整的,權貴資本主義的核心內容應該是「因權而資」,即通過權力攫取資本,而不僅限於「裙帶關係」。更有甚者,一些國家官員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及時地將權力轉化為經濟利益。

有的傳統(專制)國家在民主化的轉型過程中,雖然國家政權在形式上符合現代要求,即來自民選,實行三權分立、多黨制、軍隊國家化,言論自由,社會自治。但由於傳統的影響、習慣的思維和社會條件的限制,特別是舊勢力過於強大,新力量相對弱小,國家政權仍掌握在原來的舊官僚手中,有的甚至只是職位換了名稱而已,皇帝(或主席)改稱總統,大臣改稱部長。不僅如此,舊官僚一部分成為掌握甚至壟斷國家資源的大型企業高管,而另一部分則是將掌握的權力進行「尋租」及時轉化為資本,成為新的資本家。總的來說,在這些轉型國家中,掌握國家主要資源的社會上層,幾乎都與舊政府和舊權力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所謂「權貴」,就是「因權而貴」,其核心是「權」。國家轉型過程中,原來的舊官僚又「因權而資」,他們通過這種途徑掌控資本主義國家的核心力量──資本。昔日的權貴搖身一變成了資木家,即權貴資本家。所謂「權貴資本主義」,就是權貴資本家在國家生活中佔主導和核心地位。

新國家領導人大多是前蘇共高幹

「蘇東波」後的原蘇聯地區國家就是典型的「權貴資本主義」。一個十分突出的現象是,絕大多數國家的新領導人,是原蘇聯時期的高級官吏。如格魯吉亞總統謝瓦德納澤是原蘇聯外長,吉爾古斯斯坦總統阿卡耶夫曾任原吉爾吉斯共產黨中央科學和高教部部長。此外,過去的一部分官僚變成了資本家,原來的幹部變成了商人,因此也變成了富人。烏克蘭幾乎所有的大銀行領導層都是過去的各級幹部,原來議會的四百五十名議員中大多是富翁。在民眾眼中,政治家不是國務活動者,而是一些只想撈一把的過客。政府官員貪污腐敗之風泛濫,裙帶關係盛行。父母當官,子女經商,將手中的權力間接轉化為資本。如謝瓦德納澤的女婿是一個大移動通訊公司的老闆,總統的侄子大做石油生意;烏克蘭總統庫奇馬的女婿變成億萬富翁。

權貴階層的腐敗統治直接導致了「顏色革命」。吉爾古斯斯坦執政長達十五年的阿卡耶夫因為反對派抗議遊行而一下子垮台,民眾對總統家族和親信的腐敗體制積聚了太多的憤怒。此次議會選舉中,阿卡耶夫的長子和長女也都當選了,二人都是經營大型超市和加油站的大企業家。而且女兒也成立了「政權黨」,兒子有接任總統之位的打算,而許多老百姓生活非常貧困。該國著名作家、前外長艾特馬托夫認為,道是一場「真正的革命」。他說,無處不在的腐敗侵蝕了國家的所有領域,人民已喪失了信心,不滿情緒蓄積,期待大變革。「顏色革命」於是應運而生。

前蘇聯各國防賭顏色革命難奏效

「顏色革命」爆發後,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白俄羅斯、俄羅斯等國統治者加緊了對國內局勢的控制。但這些國家的統治者並不是從根本上找原因,或者找到問題癥結但因為不願放棄既得利益而採取捨本逐末的辦法。如俄羅斯政府為了防止「顏色革命」在俄上演,採取了以下幾項措施:加強培訓,練硬俄聯邦安全局的「拳頭」;俄聯邦安全局局長帕特魯舍夫建議,杜馬通過立法對國外非政府組織的行為做出明文約束;對那些從事與其身份不符、或「違反」俄法律的非政府組織予以嚴厲制裁,驅逐出境或禁止其從事「非法」活動。這些專制性措施也許可以延緩爆發時間,但不能從根木上杜絕革命。久而久之,當社會矛盾淤積到一定程度,等待統治者的就不是「顏色革命」(非暴力)和下臺了,而更可能是「赤色革命」(暴力)和斷頭臺。

幾年前,李澤厚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告別革命論」,主張告別法國大革命,十月革命、辛亥革命等人類歷史上一切形形色色的革命,不過其最終著眼點還是想告別二十一世紀的革命。實際上,革命不是想告別就能告別得了的,它取決於國家朝野雙方能否本著對國家和歷史負責的態度實現良性的互動,關鍵在於執政者能否誠心誠意地推動改革,實現真正的民主政治。繼「蘇東波」之後,風起雲湧的「顏色革命」浪潮,再吹向「權貴資本主義」國家和正走向「權貴資本主義」的後極權國家的統治者敲響了警鐘。

轉自2005年9月開放雜誌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轉自互聯網論壇﹐未經本站核實

相關新聞
向強權者說不 顏色革命正改變世界
世界“顏色革命”對中國未來的啟示
胡錦濤力堵爆發顏色革命
中國擔憂境外組織介入恐掀顏色革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