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財長會坦言高油價可能損害全球經濟

標籤: ,

【大紀元9月24日報導】 (中央社台北二十四日綜合報導)七大工業國 (G7)財長與央行總裁齊聚華盛頓,展開為期兩天會議,與會首長在首日議程中交換意見後異口同聲表示,最近油價偏高確實可能對原本健康的全球經濟帶來衝擊,籲各國審慎因應。

此外,各國也再度對少數採取固定與準浮動匯率制度管理外匯的政府展開喊話,宣稱容許市場機制將各國經濟實質表現反映在匯率之上才是合於時宜作法。

中國人民銀行昨天下午宣布放寬人民幣兌美元以外貨幣匯率交易區間之舉,一如預期得到讚揚,但日本方面並未評論此決策對亞洲各國貨幣有何影響,僅稱這是「技術性動作」。

部分能源高度仰賴進口的國家,對國際社會領袖與全球經濟龍頭因應油價問題不力,頗多怨懟之詞。

為了強調G7也是油價飆漲的受害者,與會者以「颶風還沒登陸,美國煉油業產能已先縮減30%」為例,強調並無強國從中得益。

此外,G7財長也與俄羅斯財長發出聯名信,向世界銀行 (World Bank)保證該行豁免窮國債務之舉,各成員國願以資金奧援略盡棉薄之力。

而在中國之外,所謂金磚四國的其他 3成員,即巴西、俄羅斯、印度,也與南非派出的觀摩團,共同出席G7正式議程之後的午餐會。

根據外電報導指出,會後共同聲明與6月間倫敦峰會的結論並無太大不同,其中鼓勵並聲援美國繼續降低預算赤字、日本暨歐洲諸國加速結構性改革的部份,更是照章重讀,少有增刪。

曾經擔任國際貨幣基金(IMF) 研究中心召集人,學者 Michael Mussa直言不諱:「想從政策面遏止能源價格飆漲,G7各國幾乎使不上力。」

早在2004年5月,G7與會者即已經洞悉油價飆漲的後果,奈何石油需求膨脹過快的壓力不只來自中國、印度等快速成長國家,也來自美國等先進國家。

相關新聞
七國:高能源價格威脅發展
印尼燃油下月漲價  反對者警告將引發動亂
瑞塔颶風威力減弱  週五油價稍微回軟
瑞塔風勢減弱 紐約國際油價暫回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