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教育模式 清华博士生公开申请退学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9月27日讯】(大纪元综合报导)由于不满清华博士教育“重金不重质”的研究风气,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王垠在苦读4年临近毕业之际,向清华大学提出退学申请,并在个人网页发表公开信《清华梦的粉碎--写给清华大学的退学申请》。公开信明确要求退学,并称自己不认同清华的博士教育。王垠的公开信随即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王垠来自四川眉山,考上清华是他从小的梦想。但是由于压力过大,高考的考场上王垠发挥失常,最后,王垠进了四川大学计算机专业。

进大学后,王垠仍然感到不满足,曾两次萌生了退学的念头。王垠在公开信中说:老师基本是照本宣科,我逐渐不再满足这种知识灌输式的教育。我觉得完全没必要上这个大学。王垠想退学重新考清华,但想到复读的痛苦,王垠打了退堂鼓。

2001年,王垠通过申请、推荐、面试等程序后终于圆了他的清华梦,成了清华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学生--5年制硕博连读博士生,明年就博士毕业,研究电脑系统。

但是王垠进了清华后并没有真正开心起来,他说,清华还是一样的上课方式,大部分课也是很多人一起上,一起打瞌睡。老师也是照本宣科,我发现他们其实跟川大的老师没什么区别。

王垠:自己的创造力逐渐消失

王垠在文章中表示,自己不认同清华的博士教育,因为该校的博士教育除了论文还是论文,而他的成就是“我的自我培养”。并且规定清华博士生必须刊发四篇论文才能毕业。他说,他并非不能写论文,但他认为那些发表的文章并非是自己感兴趣的,也没多少价值,甚至是垃圾。

王垠文中称,导师招学生,是为了“财源”,而论文可以带来基金。王垠说:“即使导师知道你的论文没什么价值,也会叫你发表。我发现论文数量的背后,是某些人的如意算盘。

他认为,博士是为了论文,而不是真正地做科学研究,自己的创造力正在逐渐消失,自己已经浪费了4年的时间。他说,自己厌烦了国内所谓的“学术”。准备放弃清华博士学位,出国找好老师,进行真正的研究。

网上意见 有争有论

针对此事,网友的评论褒贬不一。有网友认为人各有志,这是一种个性张扬的表现。他敢于表现自己,敢做敢当,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过,这种人一味地特立独行也很容易与社会脱节。

也有网友替王垠感到很遗憾,毕竟清华是一所很有名的学校,要进去很不容易。同时也认为这件事折射出的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失败。一名网友说,学校和老师应该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应该一味追求文章数,急功近利。

也有网友说,王垠有些太过于理想化,对供自己上学的父母和培养自己的学校不负责任。

有网友说,国内高校目前在读的博士其实都有王垠的感觉---困惑、苦闷。只是很少有他那样的勇气。

还有网友说,王垠退学是他自己的选择,功过是非且不论,但是他的行为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改进中国的科研和培养体制。

武汉大学原博导:博士生教育有问题

武汉大学哲学系原博士生导师邓晓芒教授认为,王垠退学是有必然性的,现在的博士生教育存在问题。

他说,很多读博士的学生都有同样的想法。为了拿文凭,很多优秀的博士生做了很多方面的牺牲,他们牺牲自己的时间和金钱,用在毫无意义的论文上去,反而在学术上没有什么创新。同时,邓教授认为,学校对博士生的考核,过于强调外在形式,不仅不利于青年才俊的成长,也限制了导师的工作。 @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赵昕:李敖说"反求诸宪法"的郭飞雄在哪里
鲜为大陆人所知的李敖
中共对李敖北大清华演讲冷热处理
清无:且看李敖是如何夸老虎屁香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