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教師節 教學40多年鄭貞銘推出新書無愛不成師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蓉台北二十八日電)今天是教師節,教學長達四十多年的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鄭貞銘今天推出新書「無愛不成師」,書中歷數他從事新聞教育、新聞事業和黨政工作四十多年的經驗,其中細膩描述師生情、友情和親情等;他也希望藉由出版這本書勉勵學子尊師重道。

剛榮獲教育部「資深優良教師獎」及美國中文傳媒協會「新聞傳媒教育獎」與北美資深新聞人員聯誼會所頒發「終身成就獎」的鄭貞銘,特別在今天教師節發表他的新書─學思錄「無愛不成師」。

鄭貞銘強調「立言垂遠」不是他的野心,但他希望藉由書寫來安頓生命。胡適之、劉季洪是他對傳記文學特別傾心的原因,他一生服膺師長的勉勵:「隨時隨地讀書,而不為書卷所困﹔隨時隨地報國,而不為峨冠所炫。」所以趁教師節發表新書,也有勉勵今天學子尊師重道的意義。

新書中提到他曾和李敖打官司的經過、採訪蔣夫人訪美險遭白色恐怖的迫害,以及採訪戰地軍事新聞等親身經歷,鄭貞銘覺得似乎隨時有「壯士一去不復返的悲壯」。許多政壇與新聞界的秘辛,在他筆下都栩栩如生,使這本書有更多可讀性。

全書內容涵括在政大求學的同窗與十大恩師,也描述進入社會服務後的十大貴人,字裡行間充滿感恩之情。他的人生哲學就是報恩主義,也認為「報恩是美德之始。」因此他一生鼓吹奉行報人張季巒的「報恩主義」。鄭貞銘覺得今日社會就缺凡這種觀念。

服務新聞教育界四十二年,鄭貞銘的著作豐碩,培育人才無數,雖是桃李滿天下,但是淡薄名利的鄭貞銘認為,常常收到學生寫給他的信函和詩文,就是他這輩子最大的收穫。

新聞教育與學術研究,是鄭貞銘一生著力最深也最重視的。多年來的教育生涯使他領悟「無愛不成師」的真締,所以他不斷將自己的思想與生活留下紀錄,並推出新書,希望對年輕一代有啟發並提醒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