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希反應慢 美國救援南亞海嘯是前車之鑑

標籤:

【大紀元9月4日報導】(中央社華盛頓四日法新電)對於美國總統布希救援卡崔娜颶風災區緩慢的批評,使得過去批評布希處理亞洲海嘯或伊拉克戰爭危機不力的聲音再度浮現。

質疑者不禁要問,在紐奧良陷入無政府狀態之際,為什麼布希對這場災難的反應如此緩慢,沒有派遣足夠兵力進駐維持秩序,或太過倚賴高級幕僚編織出來的樂觀論調。

部分國會議員及地方緊急救難官員已經將華府的初步反應稱為「國家羞恥」,並強烈指責布希政府反應太少、太遲。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網站引述美國官員對救援行動的樂觀評估,與災區嚴峻情勢截然不同。

兩名參議員已經宣佈,將對華府救災反應召開聽證會,焦點集中在美國聯邦緊急災難處理署及國土安全部。

布希總統本人二日說,他認為政府回應迅速。然而外界質疑為何美國這個世界強權沒有更迅速的回應災情,且無法在紐奧良這座大城將食物及飲水送到需要的人手上。

但是布希坦承批評有道理,他說:「我滿意救災回應,但是我對救災結果不完全滿意。」對於布希處理卡崔娜颶風災情,民間滿意度偏低。

不僅如此,稍早的抱怨與布希總統處理十二月二十六日重創印度洋國家的海嘯所遭到的批評,聽起來詭異的相似。

海嘯發生時,布希正在德州自家農場,雖然美國迅速承諾援助災區,布希直到十二月二十九日才公開發表相關談話,為外界批評美國「吝嗇」辯護。

美國稍後增加大規模救援行動,平息這些指控,包括派遣美軍戰艦進駐海嘯災區,並大幅提升財務援助,遠遠超過起初的一千五百萬美元。美國最初的援助承諾遭到各方恥笑。

卡崔娜颶風撲向美國墨西哥灣並於八月二十五日重擊佛羅里達州時,布希也在自家的德州農場,他直到八月二十八日才發表公開談話。

相關新聞
布什急撥105億美元救災 盼儘速通過
布什為颶風災區救援行動辯護
王金平:軍購條例應在此時付委審查
普京九月前往華府會見布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