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評論:布胡應討論重要問題

標籤:

【大紀元9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六日專電)華爾街日報「全球觀點」(Global View)專欄指出,由於卡崔娜風災的影響,美國總統布希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預定七日的會談延期,事實上,美國與中國之間有一些重要問題應討論解決。

評論指出,美國希望胡錦濤改善人權、紓解兩岸的抗爭,同時在與北韓談判放棄發展核子武力方面多盡力。美國方面也要避免過份政治解讀中國的經濟野心。如果因為美國與中國之間的心結而形成冷戰的狀態,實屬不幸。不論是冷戰或是熱戰,常常都肇因於錯誤估算、錯誤信息及彼此間的不信任。

胡錦濤三日曾宣稱中國不會尋求成為霸權。評論指出,政治人物會做出他們並不會信守的承諾,而胡錦濤此言也不表示中國內部的政治會有根本的改變。胡錦濤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允許國內在經濟政策方面能有更大的辯論空間,至於政治方面,最近卻收得更緊。

評論引述一位胡錦濤的重要智囊指出,中國的領導人知道,在面對國內不安的情況下,他們不宜與美國不和。中國正循著日本、南韓和台灣的模式,以增加出口來促進經濟成長,所以,它的經濟成長與政治穩定都仰賴出口。目前中國的外貿已達到八千五百一十億美元。

雖然在過去二十七年中國開放外來投資而獲致平均九點四個百分點的經濟成長率,但是它的經濟規模只有美國的七分之一,日本的三分之一。由於可耕地有限,水源及自然資源也有限,中國要成為一個現代化、中級的已開發國家還需努力四十五年,最大的難題之一是經濟和社會發展上欠缺協調。

評論指出,關切中國現狀的觀察家們可清楚看出,共產黨雖成功引進私有化的資本主義,卻不擅處理因社會財富分配不均而引發的社會對立問題。全國各地數以千計的要求合法權益的抗議行動遭到安全警察的打擊,讓人們覺得黨還是凌駕於法律之上。

評論指出,美國方面對於處理與中國的關係也有它的問題,所以布希與胡錦濤應該有更好的相互了解。布希與胡錦濤有必要進行溝通,讓中國朝向現代化已開發國家的目標發展。布希也可提出忠言:欲達到此一目標,中國必須更民主。

相關新聞
分析人士:布胡峰會或有討價還價
布胡會9月7日登場  人民幣、紡品等受關注
八月二十四日全球財經要聞
中國宣布胡錦濤九月赴美加墨進行國事訪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