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古厝風華農漁情

人氣 14
標籤:

【大紀元1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許耀彬澎湖縣十日電)澎湖縣四面環海且開發久遠,除了許多古老遺俗彌足珍貴外,澎湖傳統古厝特殊結構與造型不僅全台獨有,也是到澎湖旅遊時不能錯過的知性與感性饗宴。而澎湖的農漁村質樸的風貌和可以體驗的農漁作活動,則可令平時忙碌的朋友們獲得前所未有的體驗與感受。

澎湖縣一年四季有不同的風貌,除風景名勝古蹟外,最能感受澎湖先民早年胼手胝足、篳路藍縷在這個海隅離島生根落戶艱辛的,莫過於澎湖傳統古厝與農漁產業生活技藝,因此,利用假期到澎湖一遊,絕對不能錯過這些澎湖獨特的人文資產。

許姓澎湖文史工作者指出,澎湖縣的傳統合院式民宅,建材如灰、石大部分就地取材而來,木材、磚與瓦等部分,則因為本地不產,必須由中國大陸廈門一帶運來,(石老)(石古)石與玄武岩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兩類建材,相對形成地方獨特的建築文化。

許姓人士說,澎湖傳統合院建築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澎湖縣合院式建築一般在正間前上方,會再搭出一個馬背式的「亭」,主要目的是減少風灌進屋內和增加生活上的活動空間,而正間與兩側護龍間也採連簷方式,形成一個橫向的過水廊,稱為「子孫巷」,不僅增加一處宅內的活動空間,同時在夏天也是左鄰右舍情感互動的主要動線。

許姓人士並表示,澎湖傳統合院建築也有原本馬背式的屋頂,因應曝曬漁獲、花生或地瓜等需要,改良為平台式的「磚坪」、中庭天井設有水缸、另有門罩與石條窗櫺、門板設置有四個門珠等,有趣的是在風水考量和實際功能方面,通常大廳門左下方還會留一個「掩孔」(供貓進出捕鼠的孔洞俗稱貓洞),種種局部構件都有其意涵與功能,也因此形成一個非常有特色的民居建築文化,頗值得領略欣賞。

此外,近幾年來利用假期到澎湖休閒度假,也吹起體驗和深度旅遊風,因此,可以安排住進農村或漁村裡的特色民宿。參與農民輕踏晨間濃濃草香與晶瑩露珠、日出而作的栽種與收成,或參與漁民在海上星航夜捕和潮間帶巡滬、抱墩、拾螺貝、海釣等生活技藝活動,也許會是一生中難得的體驗。

相關新聞
板橋既成巷道 遭望安公所出租
台地王 新光摩天大樓蟬聯
澎湖吉貝村漁港海水消防栓  揭牌啟用
澎湖馬公水岸商圈餐飲  公開招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