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外籍英語教師 半數要走人

人氣: 2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文鍠、黃以敬、何玉華、佟振國、林明宏、陳信仁、陳鳳麗、謝文華/綜合報導〕台教育部自前年引進外籍英語教師,由於採一年一聘、最多可續聘一次方式任用,外籍教師反映工作權沒保障,加上部分水土不服,或有個人生涯規劃,已有五、六人中途返國,並有半數左右表示不會接受續聘。

教部稱係支援 不致影響教學品質

教育部國教司指出,外籍教師只是支援教學人員,所有英語課程都須有台籍正式教師執教,外籍教師離職後,就由台籍教師負起教學責任,應不至於有教學中斷或品質受影響問題。

為提高外師留任教學意願,國教司司長陳明印指出,考慮適度調整外籍教師工作項目,或加強巡迴協助台籍英語教師教學研習,或以年度輪調制度,以協助提升國內英語教師教學能力為主。

教育部自前年以比照竹科學校,每月六萬至九萬元不等的月薪,陸續自英國、加拿大、澳洲及美國引進四十多位外籍英語教師,由各校依需求提出申請,再由校方與外籍教師簽約。

大部分的外籍教師被分發到英語資源比較貧乏的偏遠地區,儘管與學生相處愉快,但因為生活環境不適應,或是家中親人生病,願意續約者有限。

教育部國教司說,學校是簽約聘請外籍教師的雇主,教師若有諸如生活適應不良或重大病變等問題,由縣市政府及學校組成專案小組給予輔導協助,如果真的無法適應,則由學校出具「同意書」,核准外籍教師中止教學返國。

昨日前往台南市進行成效考核的師大英語系教授李櫻指出,外籍教師的確可以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但整個政策應該做更謹慎評估,他個人觀察,留不住外籍教師,除因適應不良、服務環境過於偏僻,外師本身人格特質也相當重要。

李櫻認為,在引進外師時,包括學校及外籍教師,都應該先有心理準備,保持良好互動,才能達到提升學生外語能力的目的。

陳明印指出,各縣市基本上對於外師協助教學成效評價正面多於負面,因此今年教育部將擴大引進,在確保本國籍教師員額不會受到影響原則下,甚至考慮擴大開放學校引進外籍人士作為非正式助理「協助」教學。

外籍老師在身邊 學生說:講英語 不再怕開口

學校來了個金髮碧眼的老外教英文,原本躲躲藏藏、擔心被老師點起來回答問題的土城高中國中部同學郭易廷,經過一年與外師相處,不但能夠「勇敢」的回答老師問題,還會主動發問,連自己都覺得很神奇。

安南區的土城高中,位於台南市的邊陲地帶,學習英語環境原本就遜於市區,去年2月,金髮碧眼的金柏莉.威頓進駐學校,學生有機會直接與英語為母語者對話。

校方利用彈性課程時間,讓學生練習會話,在新生入學前,請金柏莉.威頓到附近小學簡介,不少學生家長衝著有外籍教師進駐,把孩子送到土城高中就讀。

國一的郭明杰表示,外籍老師因為不會講中文,如果發現同學無法理解課程,會嘗試以比較簡單的方式解說。

同樣是國一的翁義欽認為,外籍老師藉由遊戲帶動氣氛,比較誇張的肢體語言帶動氣氛,對學習有加分效果。

不再害怕開口講英語的郭易廷,會利用課餘時間充實英語能力,甚至會主動找外籍老師聊天,他覺得收穫很大。

水土不服 他們待不住

「報導台灣很有人情味,學校就像是個大家庭。」第一批由教育部引進的外籍教師金柏莉.威頓說她忘不了這一年的台灣生活:「但是隻身在外,我就是想家。」她決定期滿後不再續約,將在2月中旬收拾行囊返國。

二十九歲的金柏莉,原本在加拿大擔任小學教師,為了不想讓生命留白,去年2月,她透過教育部引進外籍教師計畫,來到台南土城高中。

從寒帶的北國,來到亞熱帶的南台灣,金柏莉舉目所及,處處是驚奇,老師林玟君擔任她的專屬通譯,但是,「我連吃飯都要找幫手,真是不好意思!」

安南區屬於傳統部落型態,金柏莉不會說國語,「只能不斷地比手劃腳,剛開始,我真的有度日如年、不能自己作主的痛苦。」

金柏莉也曾經想入境問俗學習國語,「可是,四個音節的注音符號真是困難。」一年下來還是只能說些簡單的對話。去年6月,學校私下瞭解她是否有意願繼續留下服務時,金柏莉當場掩面痛哭。金柏莉至少撐滿一年的時間,和她同時來台灣報到的英國裔澳洲籍男性英語教師,幾個月前就已離開。

這名男老師被派到南投縣仁愛國小,服務三個月便提前解約離職。仁愛國小校長姜坤鋕指出,該名教師在日本、韓國分別有服務四年及一年的經驗,從其言談間發現,該教師似乎對日本的生活環境較能適應。

仁愛鄉基本生活條件不若都會區,該名外籍教師抵達時,又剛好碰到乾季缺水期,連洗澡都不太方便,加上與本國教師的教學模式不同,學校尊重他提前離職的決定。

「希望教育部未來引進外籍教師時,能先提供任教環境基本生活資訊,讓外籍教師有心理準備。」校方說。

台灣熱情 她想繼續教

「如果不是年紀較大且當初曾與父母約定,只出國教學一年,我還真想續約。」來自美國印地安那州的Diana,擁有教育碩士學歷,雖然已五十九歲,但教學時充滿活力與熱情,如上課時會配合英語縮本的內容,有時站上書櫃、有時拿起掃帚,讓小朋友迅速融入英語情境中,課堂充滿笑聲。

Diana指出,南投國小師生相當熱情,從幫她找住宿地點、節慶時為她安排活動,讓她至今未患思鄉病與適應不良。

宣教士有愛 自動上山教英文

開開心心在山區任教的外籍教師,還有義務在信義、中寮地區教導小朋友英語,放棄美國電腦公司CEO頭銜、投入宣教的宣教士謝天仁。謝天仁不僅協助信義國中話劇社勇奪全國英語話劇冠軍,目前更利用每週三下午定期從南投市驅車近五十公里至信義鄉山區教導小朋友英語。

另外,美國迦南教會派駐中寮鄉的宣教士章蓮思兩年多來在該鄉進行英語教育,她不但廣開兒童、成人和外籍配偶英語班,且與美國教會配合,透過網路視訊,讓中寮的小朋友與美國教友對話教學,而她也與學校合作,免費指導中寮六所國小學童英語朗讀,暑假期間還自行舉辦中寮鄉英語朗讀比賽。

英語史懷哲 半義務巡迴投縣教學

至於為人所知、由金車教育基金會引進的「英語史懷哲」,也是國內英語外師的重要師資。目前南投縣內仍有六名「英語史懷哲」巡迴全縣三十二所學校,配合本國籍英語教師協同教學。

南投縣教育局指出,「英語史懷哲」教師在美國遴選時,已告知他們將指派至較偏遠地區,這些教師也多抱持半義務心情,每位教師鐘點費為兩百六十元,以授課二十節計算,月薪約兩萬多元。

小孩學英語 六成家長丟給補習班

國內推動英語教育多年,但至今仍有近九成的家長,對本身英文能力沒有自信,三成五家長以自己英文不好為由,表明無法陪伴孩子學英語;另有六成以上父母乾脆將孩子送往美語補習班,其中四成的小學生早在學齡前已開始接觸英文。

金車教育基金會昨天發佈「家長IN起來,拯救菜英文」家長問卷調查結果;金車執行長孫慶國和受邀的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常玉慧、家長代表魏君方都指出,父母在孩子幼小時把他「丟」到補習班並非好事,重要的是要引起孩子對學英語的興趣。

魏君方的孩子十歲考托福就高達六百三十七分,金車因而邀她現身說法;魏君方說,她在孩子三歲多的時候就送往補習班學英文,但孩子相當不適應,半年下來,什麼都沒學到,因而決定自己教。

魏君方說,她先從身邊事物教起,教孩子英語單字,播放英語歌曲、電視節目,陪孩子讀英語繪本,再以英語和孩子對話。

魏君芳是台大畢業、有美國碩士學位,金車不諱言這是很特殊的個案。

孫慶國說,要讓台灣下一代擁有更好英語能力,解決城鄉落差、提升低學歷家長英文能力以增進親子共讀英文,都是關鍵。他呼籲媒體能多提供英語節目,學校老師多教授英文繪本,為孩子從小營造學習英文的環境。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