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鍾談《開放》2006年1月號內容(二)

標籤:

【大紀元1月12日訊】(自由亞洲電臺駐香港記者林迪報道)《開放》雜誌是香港爲數不多的政論雜誌。記者林迪就《開放》雜誌今年1月號的內容採訪了主編金鐘先生。在訪談的第二部分,他們談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人數可能從明年的十七大恢復為七人制的名單,以及該刊紀念劉賓雁專輯中的不同意見。

記者:金鐘先生,您剛剛提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可能從九人恢復為七人制,這一輯你們也提到了北京傳出的具體名單。

金鐘:正式名單說現在九個人留下四個人,胡溫不用講,他們兩個重要人物留下;另外一個是曾慶紅,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台灣、香港現在都交給他負責,他的權勢越來越大,所以他留下。

另外吳邦國,他和其他人比較問題比較少,他們認為是比較好的一個。這四個人留下來,其他五個人都下去,包括上海幫的黃菊,反應很不好的。還有幾個我就不多講了。

但是最引人注目的是留下四個人,新補上三個人,第一個是張德江,在廣東的一把手,第二個是周永康,現在是公安部長、國務委員,在一個是何勇,風紀委二把手,他以後當然就接吳官正,這兩個人都是政法系統、公安系統。

而這個張德江十六大調到廣東之後,這幾年廣東接連不斷出問題,而這人的面貌也是很多人都看到了。所以用這三個人進入新的十七大的常委,那最後能不能進去?那真是我們不知道。

記者:如果這樣的佈局回到七個人,那這三個人當中,前面兩個似乎是很有爭議的,在海外的議論當中,這兩個都是口碑不怎麼樣的人,所以這樣的佈局如果成勢的話,您認為未來的趨勢將會是怎樣的格局呢?

金鐘:我認為這個格局就是胡溫曾這三頭馬車的格局,當然形式上,體制上還是胡錦濤的獨裁制,黨政軍大權他都是NO﹒1,實際上可能就是三頭馬車這樣寡頭政策。至於羅幹,到時候肯定要下的,都已經70歲了嘛!當中就屬他年紀最大了。

記者:剛剛過去的2005年,被稱為中國的良心的海外流亡作家劉賓雁去世了,你們這一期有一個專輯,能不能作一個介紹?

金鐘:我們紀念劉賓雁先生的去世,的確是帶有一個研究性質。這裡面我想最主要還是曹長青、蘇曉康他們的文章。尤其曹長青他的文章是一種政論分析的寫法,他跟劉賓雁先生的關係,當然不是私人關係,而是在一些觀念上面分歧,他把這一點就寫得比較清楚。

他認為劉賓雁的比方說「第二種忠誠」,還有劉賓雁反右之前的共產黨社會跟制度的肯定,還有對西方左派的看法,在這幾個問題上面他跟劉賓雁是分道揚鑣。

記者:曹長青說不管劉賓雁提出第幾種忠誠,最後還是要忠誠共產黨。像蘇聯、東歐知識份子一樣,從整體上否定共產黨,主張接受共產主義。他把劉賓雁和蘇、東的知識份子做比較。

金鐘:但是曹長青他也相當肯定劉賓雁人格的特質,他的道德精神等等。最後他還寫了一點報告文學,他對這種文章的體裁提出了一種的意義,對這一點我個人也相當的認同。

我覺得可以諒解的是中國的具體的時空背景,中國社會並沒有完全的新聞自由,所以很多人都去搞文學、寫小說,就是可以用一種虛構的方式去說一些他想說的話。尤其是去批評社會現象,包括共產黨的領導。

記者:你們在專輯當中從各個側面,包括對劉賓雁不同意見,以致批評意見都有表達,這樣可能更立體、更凸顯一個人。

金鐘:我們這樣更真實的把劉賓雁,透過大家對他的紀念、懷念來體現出來,我想對研究當代中國知識份子的道路也很有參考價值的。

(據自由亞洲電台錄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共17大領導班子名單外洩 廣遭議論
胡錦濤佈局十七大制衡「上海幫」
金鐘談中共高層權力鬥爭可能提前召開17大
全國人事棋 胡錦濤尚欠關鍵一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