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生未來十年將面臨就業危機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月12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含青採訪報導)在中國大陸,目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越來越困難。有專家預計,在未來十年,中國大陸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仍難以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反映出中國高等教育的危機。

據中國官方統計,近5年來,中國高校畢業生逐年遞增,由2000年的107萬人增加到2005年的338萬人。預計今年將達到400萬人。隨著大學畢業生的增多,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

總部在美國的中文《多維》新聞社的報導說,在中國大陸,大學畢業生的第一份工作,月薪與藍領階層的待遇幾乎相差無幾。比如,上海一家搬運公司的搬運工一個月大概可以賺800元;而一位畢業於西北大學的本科畢業生來上海應聘工作,如能找到月薪1000元左右的工作也就滿足了。

專家預計,未來十年,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困境仍難以解決。分析中國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認為,中國高等教育的擴大招生是因素之一 。

胡星斗:「這是中國經過這幾年教育的擴招,大學生畢業的人數的確比前幾年要翻了好幾翻,所以就存在著大學生,甚至是碩士生、博士生就業都出現困難。

我剛才從網上看到了一句手機短訊說:“現在博士生找工作非常困難。因此博士生畢業了以後可以去攻讀“壯士”;壯士畢業了以後,可以去攻讀”聖鬥士”;聖鬥士畢業了以後,如果還找不到工作,可以去攻讀”烈士”。”這當然是一句玩笑話,當然它也的確說明了大學生就業的困境。」

美國博爾大學經濟系教授鄭竹園補充說,中國高等教育的專業設置和社會需要不配套也是一個主要原因。

鄭竹園:「你在學校學的東西,社會需要的東西你沒有學,那就學不能致用。如果你是學貿易的,現在中國是發展對外貿易,那麼貿易的人才一定需要。第二個是高科技的人才,現在你懂高科技的很多可以發大財。大學生要找工作還要配合這市場,不然出來的話,學不能致用,這是造成失業的原因。」

鄭竹園教授接著介紹了美國大學生就業的情況。

鄭竹園:「美國的大學生也不是說百分之百都就業,恐怕有七成的就業率,三成的找不到工作的話,他繼續讀MA讀個MASTER,再看社會的需要。找不到工作,他要再修別的課程,再看社會需要什麼,他再去學什麼。」

《多維》新聞社的報道援引有關部門所作的調查顯示,在中國的大學畢業生中,大約有35%的人願意去黨政機關工作,只有1%點多的人選擇去私人企業。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崗位需求,與社會崗位供給之間的矛盾非常突出。對很多中國大學生願意去黨政機關工作,胡星斗教授分析說—

胡教授:「這就突顯了我們中國目前的市場經濟,仍然是一種行政權力干預過多的市場經濟。這樣人們就看到一些黨政機關有很大的權力,所以有些大學生他也是非常羨慕到黨政機關去做一些官員。這也反映了有些大學生他可能在心態上存在著某些問題,當然主要還是因為整個社會風氣不正。」

而對於許多大學生不願去私人企業工作,胡星斗教授認為也不能全怪罪學生。

胡教授:「私營企業在中國還是不太發達,特別是中西部,它的發展都存在著很多體制上的障礙。雖然我們國家比較強調多重所有制的發展,但在現實中私營經濟它要發展,還存在著很多體制性的障礙。這些私營企業可能在3-5年之內大部分可能都會倒閉,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大學生不願意到私企去工作,也不能夠責怪大學生。」

預計未來中國大學生就業的前景,胡星斗教授表示—

胡教授:「在中國就業本來就是一個長期的問題。不僅是10年,可能20年、50年,可能更長一段時期內,就業都是中國的第一大難題。

但是如果國家能採取更多的措施:一是發展縣鄉的經濟,第二是大力推動社會革新與農村的建設,改善農村的生活環境,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去從事農產品的深度加工開發,從基礎的事業做起。

還有城市之間也要發展的更加平衡,還有通過不斷的發展私營經濟,讓私營經濟坐大坐強。如果能夠從這些方面入手,我想中國的就業崗位幾乎是無窮多的。」

為了改善大學生的就業困境,中國教育部準備在第11個五年計劃期間,將適當控制高等教育的擴張速度,控制大學擴大招生的規模。

(據自由亞洲電台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廣東九月起解除大學生結婚禁令
中國大學生禁婚令九月起解除
調查顯示 超過八成的大陸大學生曾作弊
象牙塔失色 中國大學生被批萎靡不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