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海洋保育 學者提出海洋國家公園重要性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十五日電)台灣是典型海島型國家,但對海洋保育的腳步慢了些,台灣今年劃分海洋保護區的目標是5%,而國際標準已到12%。台灣大學海洋所教授戴昌鳳表示,在2000年東亞地區海洋保護會議,學界已提出成立海洋國家公園以保護海洋的重要性。經多年努力,台灣可望有第一座海洋國家公園。

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位於台灣南部的墾丁國家公園擁有一片珊瑚礁,多數人也曾在其間浮潛,享受美麗的海底世界。不過,距高雄約240哩,相當450公里的東沙群島,也有典型的珊瑚礁,其面積與海底生物的多樣性遠比墾丁海域豐富。

戴昌鳳指出,東沙群島珊瑚礁是典型的珊瑚礁,也是南海最北端的珊瑚礁,是陸地邊的環礁,跟澳洲著名的大堡礁一樣,雖然東沙群島環礁規模遠不如綿延幾千公里的大堡礁,其寬度約26公里、深度平均1200公尺的面積,和墾丁的十幾公尺厚度、幾百公尺的寬度相比,壯觀許多。

根據營建署提供資料指出,東沙群島珊瑚礁是台灣海域發育最完整的珊瑚礁,海洋生態環境獨具特色,生物多樣性高,目前已發現魚類489種、珊瑚約200種,其他海洋生物也不勝枚舉,周邊海域文史資料豐富,劃設成為台灣第一座海洋國家公園,總面積約35萬6500公頃,可達成珊瑚礁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育、發展生態旅遊及促進國際研究合作等多方面效益。

很可惜的是,東沙海域資源經過10多年非法且具破壞性漁法的摧殘,使珊瑚礁和水生資源損失95%,嚴重影響生物資源的自然再生。

戴昌鳳表示,多年前在東沙海域非法補魚的多數為中國大陸籍漁船,越南籍與台灣籍占極少數。高雄市政府在2002年將此地畫為「淨漁區」後,再加上去年海巡署積極驅趕非法補魚漁船,濫補情況改善很多。

學界早在多年前意識到海洋保育重要性,5年多前,東亞地區海洋保護會議在陽明山召開時,學者就提出成立海洋國家公園以保護海洋概念。東沙海洋國家公園也引發世界海洋保育相關組織的關注,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贊助的全球珊瑚礁監測網,在去年出版的「2004年世界珊瑚礁現況」 (Status of Coral Reefs of theWorld: 2004)報告中,收錄戴昌鳳執筆撰寫有關東沙海域的文章。

戴昌鳳在文中指出,東沙環礁在1994年有將近80%的活珊瑚礁,並有369種魚種,但經過非法濫補後,到了2002年,殘存的珊瑚不到10%。

先進國家預計在2010年劃分海洋保護區比例為20%,但台灣今年目標僅為5%,因此,成立東沙海洋國家公園刻不容緩,經多年努力,立法院日前通過成立東沙海洋國家公園預算,台灣可望擁有第一座海洋國家公園,也踏出海洋保育的一大步。東沙海洋國家公園籌備進入另一個階段,除持續搜集相關資料,需進行其他培訓。

內政部營建署東沙海洋國家公園籌備小組主任吳祥堅表示,目前組內僅有7名人員,過年後要展開人員培育,經與大堡礁國家公園管理局聯繫後,屆時可派員來台灣進行相關訓練,比如說,如何辨別珊瑚是死或活?及珊瑚的覆蓋率?另外,也要進行海洋生物鑑別訓練。

吳祥堅表示,未來東沙海洋國家公園將仿效加拿大的劃分方式,劃分為生態保護區、特別景觀區、一般管制區,除有研究人員,也會進行環境保育的教育,可讓保育團體或海洋相關系所學生,進行三天兩夜的保育教育。

營建署表示,東沙海域資源經過10多年非法的破壞,成立國家公園後,將有計畫進行各種保育、復育措施,依照國外經驗,10年之後東沙環礁海洋生物資源應可回復到5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