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原民運動人才培育計畫有成 選手誓奪奧運金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韻台北十七日電)台灣教育部「培育優秀原住民學生運動人才計畫」,實施兩年有成,培育出不少優秀原住民運動選手;教育部今天邀請多位優秀傑出原住民選手,分享培訓經驗,選手們表示,培訓過程儘管辛苦,但將以奧運金牌為目標,為國爭光。

教育部下午舉辦「培育優秀原住民學生運動人才計畫」成果發表記者會,邀請曾獲得東亞運八百公尺銀牌的國立體育學院四年級學生陳福彬、全中運兩百公尺金牌潘秀蓮,以及台東縣台坂國小體操隊四名小選手,分享培訓經驗。

陳福彬說,他是這項計畫實施第一年,就加入培訓的選手,在專業運動科學研究人員協助下,也在各項比賽中屢獲佳績。

陳福彬曾於二○○一年獲得世界青年錦標賽八百公尺銅牌,也於去年參加東亞運,獲得台灣暌違二十年之久的亞洲級中長距離比賽銀牌。

父親是台東阿美族原住民、母親來自奈及利亞的潘秀蓮目前是國立台東大學附設體育高中一年級學生;潘秀蓮於兩年前參與計畫,經過專業培訓,獲得全中運兩百公尺金牌與一百公尺銅牌。

潘秀蓮說,希望透過培訓計畫,發揮自己最大潛能,未來能在國際競賽中,獲得更多獎牌,為台灣爭光。

電影「翻滾吧!男孩」紀錄宜蘭公正國小體操隊小選手辛苦練習的過程,而台東縣台坂國小一群翻滾的男孩,是加入「培育優秀原住民學生運動人才計畫」後,透過科技與專業訓練,讓翻滾技巧更上層樓。

排灣族的體操小選手賴家慶是國小五年級學生,小一開始練習體操,迄今將近四年。

原名Saolu的賴家慶說,練習體操的過程相當辛苦,不但拉筋很痛,而且課後無法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樂,必須付出很多時間練習,讓他一度想放棄體操。

曾獲得體操錦標賽鞍馬金牌的賴家慶說,儘管練習辛苦,但他未來仍想當名專業的體操選手,目標是奪得奧運金牌,因此,再辛苦的練習也都值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