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澎湖赤崁社區辦傳統採紫菜-摘黑金產業活動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許耀彬澎湖縣十八日電)澎湖縣白沙鄉赤崁社區,今天舉行每年辦理二次中的首次採收野生紫菜作業,這項赤崁社區百年來的傳統產業活動中,數百人同時進行採收紫菜的盛況,也是赤崁社區冬季主要的社群活動,而數百人齊聚採摘紫菜盛況更是地方特色。

不過可能受到暖冬等因素影響,今年姑婆嶼野生紫菜產量雖減少但品質不錯。作業過程平均約一小時三十分左右,村民每人至少有三千元以上進帳,利潤相當不錯,就像上天賜給赤崁村民們年終獎金一般,因此,這項百年傳統的野生紫菜採摘,也被戲稱為「摘黑金」。

澎湖白沙鄉無人島姑婆嶼野生紫菜採收產業活動,已有百餘年歷史。每年冬季黃曆新年前後均有二次採摘作業。這項公共產業統籌單位為村內的龍德宮管委會,並按村內丁口比例來分配採摘證,近年採月南、北甲男丁二分法方式,二年輪替採摘權一次,藉以增加村民的收益。今天則利用天氣將轉壞前夕,由遊艇搭載四百餘位村民搶登姑婆嶼,進行今年第一次採摘作業。

赤崁社區這項野生紫菜採收作業,由於海上輸運因素加上安檢人員嚴格控管乘船人數,而延宕近約一小時半,讓許多村民頻頻抱怨。

採摘作業由大赤崁龍德宮管理委員會人員,在開始和結束均以傳統方式燃放鞭炮為記。只見炮聲一響後,數百位村民同時湧向紫菜繁殖區,約歷時一小時三十分的採收後,每位村民平均都有五至六臺斤的採摘成果。部分「手腳俐落」的丁、口,採摘成績則高達十餘臺斤,採收作業在近十一時三十分許,仍以傳統施放鞭炮做為結束信號。

赤崁村民李黃美惠表示,今年姑婆嶼的紫菜生長情形雖然不是很理想,不過品質比往年還好;鄭姓村民則表示,剛採收的紫菜含有海水所以價格仍不平穩,主要因為水分蒸散、失重等因素會左右獲利多寡,今年平均收購價大概是每臺斤六至七百元左右,陰曬乾的紫菜每臺斤則可高達一千元以上,利潤不錯。

澎湖白沙赤崁村這項採收野生紫菜作業不僅流傳百年,也是全台唯一由地方上彼此約定成俗、遵守規範、集體行動的地方公共產業,是赤崁村民百餘年來冬天最主要的社群組織和活動,甚具地方特色文化。

其實,澎湖縣東北海一帶及南海的無人島均在每年冬季盛產紫菜,其中以姑婆嶼的野生紫菜品質最佳,主要原因是冬季時直接承受強大的波浪沖刷,紫菜果孢子體隨海浪附著岩石上而孳生紫菜。以往澎湖縣種苗繁殖場每年供應人工養殖紫菜戶所使用的母藻也是來自姑婆嶼,因此,每一年紫菜盛產期都為赤崁村民帶來利多的經濟收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