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火星文入題 考生怨 老師批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申慧媛、謝文華/台北報導〕大學學測昨日登場,第一天考國文、數學、社會三科難度都不高,但國文科試題出現「Orz」等網路新語文及外來語,考生抱怨作答困難,高中老師及大學教授也認為,演變中的流行語言表達定義不明,該題不應計分。

逾七成古文題 中國味太強

今年古文試題更高達四分之三,有老師質疑,國文教學可能回歸死背記憶。補教老師吳岳質疑中國味「太強烈了」,很像在考「古文」,而非考學生的文學欣賞能力。

國文科今年試題頗見創意地引進網路新語言,非選擇題第一題文章指出語文表達應注意場合、對象的分別,要求考生找出文章九處錯處加以修正,例如「3Q得Orz」等不當的俗語、口語或外來語,或是受媒體網路流行語誤導,或以圖案代替文字,卻也引發考生及學者不同看法。

文化大學教授王仲孚質疑:「小眾共通符號,豈可拿來做為升學命題?該題不應計分。」國文試題應該按課程綱要內容去命題,網路流行語或火星文等語言,應是「社會文化」層面的問題。

中山女高國文老師段心儀認為,語意表達有約定俗成的特性,試題不應該用五十歲的命題者的觀點來看十七歲高中生的認知。

負責大學學測閱卷事務的台大中文系教授何寄澎說,命題用意在讓學生清楚知道,口說的用語不一定能拿來寫作文,而是「適當的時間、地點,能夠正確的表達使用」。例如媒體常會見到「好好做反省的動作、氣到不行」,其實都有同樣的問題,應是「好好反省、非常生氣」等。

何寄澎認為,這個試題無關乎學生懂不懂網路流行語,也不在其語意的對或錯,而在辨識「正確的表達」,命題用意可被肯定。

大考中心表示,外界質疑都將提「試題釋疑委員會」討論,確認有爭議,大考中心會以該題或選項不計分等方式處理。

如何評分 爭議更多

記者黃以敬/特稿

一向強調靈活、生活化出題趨勢的大學學測國文科,今年將「火星文」引進試題,展現與學生生活貼近的趣味,但這些俏皮用語,不僅有逾越高中課程綱要之虞,對錯及適當與否也沒有社會共識,如何評分?只怕難免爭議。

大學學測以高一高二課程、高中生共同「基本能力」為主,檢視高中課程標準或即將實施的暫綱,要求的是「文言文」與「語體文」,或可用到中小學教過的注音符號及英文字,「網路文字」從未提及,高中也未教導用法標準。

此外,網路文字用法並沒有共識,此次試題雖有貼心註解,但不慣用火星文的考生認為需修正,已將火星文或外來語視為當然的考生,卻可能看不出問題。學測出題者就算有引導學生回歸傳統正確文字運用的好意,但難免有代行價值觀判讀的問題。

今年試題偏重古文也引發走教改回頭路的質疑,出題考量可能與近期部份學者呼籲增加文言文的壓力有關,但應避免國文教學又走回僵化死背老路,升學試題如過度偏重,只怕考生反感比正面效應大。

可以確定的是,考試內容領導教學方向,今年出現的「火星文」及偏重文言文的趨勢,將成為高中不敢忽視的教材,兩者如何平衡且正確教導,恐將成為老師自己都搞不清楚的一大挑戰。

火星文源起網路世界

「火星文」的源起和網路世界有絕對關係,這類夾雜中文、英文、台語、注音、數字、符號等文句,傳達一種奇怪而又清楚的文字感,被形容為從火星來的文句,成為校園流行文化之一。

「表情符號」又稱為顏文字,是利用一些簡單的符號或字母組成,以表達各種不同的情緒,例如「^_^」表示高興等。過去因為BBS交談時,僅能使用單純的文字,因此逐漸發展出這類的文字;現MSN等通訊軟體則以圖片或動畫取代,但表情符號仍大量使用於一般書信、BBS站中。

(記者劉力仁、袁世忠 )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