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蘇藉組閣過程 釐清府院分際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特稿

蘇揆經過五波段的人事改組,昨日全數底定,外交、兩岸、國防三部會人事放在最後宣佈,除必須等候陳總統指令外,蘇貞昌更有意藉此明確府院職權與互動,就是依憲行事。

總統宣佈蘇貞昌組閣後,府院之間的關係、陳總統的權力之手可以伸到何處?一直被外界鎖定式地討論,甚至黨內還有公開信討論,究竟阿扁與昌仔合作的模式要如何建立,如何才健康,並且符合民意期待,是個兼具政治智慧與法理的藝術。

這次蘇內閣的發佈過程,長期觀察政治的人都認為,方向與節奏感都很明確輕快,由第一天先確定三長,其次敲定財經小內閣,第三天搞定內政社福,第四天公布院本部與副首長,把屬於閣揆的範疇有層次地逐一發表,凸顯了團隊的整體性。

雖稱閣揆管內政,不過在檢討人事時,扁昌充分討論,蘇貞昌私下不得不承認,阿扁對每位閣員的優缺點瞭若指掌,參考性極高,確實有其六年國家元首的高度與能耐。

至於在憲法上明文總統所主管的兩岸、軍事、外交,蘇貞昌絕不逾越,由總統完全決定人事後,再由阿扁授權他徵詢與約見,因此排在最後公佈。

我國的憲政體制在歷經多次修憲後,是傾向總統制的雙首長制,民選總統要為所有的成敗負責,已是社會共識,這由三合一選後,阿扁被抨擊得最猛烈就可印證,既然要承擔榮辱,又要總統不可以管,這是矛盾的;而另一方面,閣揆要面對立法院,又隨時有下台的危機,給予其自主性,也是必要的。

陳總統與蘇揆認識不是一兩天,各自也有對各自的看法,成熟的政治人物就是要面對現況,改善條件,相互創造彼此的機會,並且了解為國相忍的重要性。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