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主要會員國承諾依期限完成杜哈談判

標籤:

【大紀元1月29日報導】(中央記者呂志翔日內瓦二十九日專電)世界貿易組織(WTO)主要會員國,堅持香港部長會議設定的期限,在四月三十日前完成市場開放模式談判,但他們也承認有許多工作需要完成。

根據香港部長會議宣言,WTO杜哈回合談判應在四月三十日前完成農業及非農產品市場進入 (NAMA)的市場開放模式,各會員國並在七月底前提出減讓清單,多數專家懷疑WTO可在期限內完成談判。

美國、歐盟、日本等二十個會員國在剛結束的小型部長會議中,則重申了他們對完成談判的決心。

但大家都承認,未來三個月的談判將非常艱難,WTO秘書長拉米表示,杜哈回合還有40%的工作,美國貿易代表波特曼補充,但重量卻是80%。

瑞士經濟部長戴斯利用世界經濟論談 (WEF)年會機會,召開了兩天小型部長會議,討論未來三個月的談判方式與進度。美國、歐盟、日本、巴西、印度與澳洲等六個核心國,今天繼續進行所謂的六國集團會議。

除了市場開放模式本身外,談判的另一個爭論在談判優先順序,雖然小型部長會議同意,農業、NAMA 及服務業應同時平行進行,歐盟貿易執委曼德森對此表示歡迎,波特曼也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

但在WEF舉行的討論會中,美國、巴西等仍是明顯傾向農業談判優先,目標鎖定歐盟必須要提出進一步開放市場的承諾。

值得台灣注意的是,由於未來三個月的談判需要政治力注入,除了技術階層官員的談判外,部長級官員的參與將更形迫切。事實上,巴西已醞釀在三月或二月底召開另一個小型部長會議。

而台灣加入WTO四年來,一直與非正式、但重要的小型部長會議絕緣,無法進入談判核心,台北負責決策的貿易及農業官員應認真思考如何打進小型部長會議,有效參與杜哈談判。

相關新聞
高市農林漁牧業普查處今掛牌成立
WTO秘書長:烏俄應該以市場價格支付瓦斯費用
嘉義市農林漁牧開始普查
台灣今年接受WTO貿易檢討 兩岸貿易是焦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