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國:「免費」教育不輕鬆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1月5日訊】(BBC特約撰稿人 江迅報導) 「新年如意事事順教育」,這是安徽省蒙城縣張灣村農民張道遠家門上貼的對聯的下聯。對聯已經殘破,貼了有10個月了。

兩個月前,在蒙城採訪去了張道遠家探訪。過去的這一年,對他而言,並沒有「事事順」。

張灣村由幾個小莊組成,張家所在的張灣莊就是其中一個村莊,僅張灣莊就有1000人,都是貧困戶。

63歲的張道遠,雙親早逝,家中只有兩間破土屋、四畝地。一家人每天只能吃稀飯,下麵條。他娶不到妻子,經人介紹,千里迢迢去甘肅省領了一個智障女回家。這妻子整天呆坐著而不會幹活。

小兒子張得蒙的學生檔案表上的母親一欄裡,填著「無名氏」,母親是啞巴,誰都不知道她的名字,或許她從來就沒有名字。大兒子張國亮上中學,學習成績不錯,考大學沒有問題,只是家窮而學費過高,將來很可能上不了大學。

張道遠在4年前中風,留有後遺症,手腳不靈活。他說:「我不能倒下了。不能幹活也得幹,我的孩子要讀書,沒錢就沒法供孩子上學。」在中國大陸,像張道遠家這樣的情形,可謂比比皆是。

沒錢上學

智障女「無名氏」來自甘肅省,再舉一個甘肅省的例子。甘肅榆中縣新營鄉謝家營村山頂社,是一個普通的小山村。恩玲中學學生楊英芳一家乾完農活,從地裡回家。

53歲的父親楊育祥手裡捏著兩個紙團,叫來兩個孩子,說:「家裡沒錢,你們姐弟倆只能一個上學,就抓鬮吧,誰抓上就給誰的學費交了。」弟弟楊棟說,他不抓,姐姐不上學,他也不讀書了。

楊英芳也不願意抓,她說,先把弟弟的學費交了,自己的學費欠下。其實,這是父母的一個「陰謀」。家裡27畝地,其中3畝已 「退耕還林」,家裡的大半收入來自這24畝地,年收入有時是2000元,最多的一年4500元人民幣,但兩個孩子的學費和生活費,每年需要7000元。 2005年家裡只掙到1000多元,而兩個孩子的學費先要交1700元。

父母已狠下心,只讓兒子上學。父親說:「你倆先抓一下,開個玩笑。」父親邊說邊將一雙手伸向女兒,每隻手掌握著一團紙。楊英芳見父親如此執著,就隨意拿過一個紙團,打開一看,紙上是空白的,她一下癱坐在地上。其實,父親左右手握著的都是空白紙。

楊英芳抓到不再上學的紙團後,給家人做了飯,到山上的農田幹完活,而後從300米懸崖上縱身一躍。

全村五六十村民找了她兩天三夜才救起昏迷的她。醒來後,她說:「不能唸書了,唯一的出路斷了。我不想再回家。我這樣做,不後悔。」恩玲中學副校長張少華說,小學和初中的學雜費都不算多,上大學還有助學貸款,高中卻成了”黎明前的黑暗”,是農村家庭最大的負擔。

義務教育

貧困的農村
中國貧困農村有許多孩子失學
世界上19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有170多個實現免費義務教育。

在中國,教育和醫療、住房成為中國人的新「三座大山」,壓得人們喘不過氣來。

由於各地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同,教育投入的能力不一樣,放任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必然導致貧困地區教育投入越來越少。

當今中國繁花似錦的盛世輝煌下,出現的那片「失學兒童」的巨大陰影,成為盛世中的諷刺。

據北京官方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和愛心助學工程組委會公佈的失學兒童數字孟小學適齡兒童輟學率0.34%,達146萬人﹔中學適齡少年輟學率達2.84%,達497萬人,兩者總共640多萬人。據北京學者估算,實際失學兒童遠遠超過官方這一數字,至少是一倍,達1000多萬。

據聯合國公佈,全球有1。26億失學兒童,可見中國大陸就佔了1/10。北京早在12年前就表明,要在20世紀末實現9年義務教育,但21世紀過去了5年,依然沒有實現。

為什麼一拖再拖?是中國貧窮嗎?令人感慨的是,很多在中國西南邊境的失學兒童,紛紛跑到比中國經濟情況差多了的越南和緬甸求學,由外圍的窮國來教育中國的下一代。這一奇特現象,難道不值得中南海深思嗎?

負擔重

當今,凡有孩子上學的家庭,大都負擔很重,讀小學和初中,只要選擇一個想去的學校,就必須交付一筆不小的擇校費,進校後,還得應付明碼標價的學雜費,而更大一頭的是眾多巧立名目的費用。

一個多月前,國家教育部發佈《中國全民教育國家報告》:爭取到2007年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能享受到免費教科書和住宿生活補助﹔力爭到2010年在全國農村地區全部實行免費義務教育﹔2015年在全國普遍實行免費義務教育。為公民提供免費義務教育,是政府的基本職能。

據悉,中國正在起草《轉移支付法》,對教育財政經費的轉移支付作出規定﹔《義務教育法》以及實施細則也在修改。

有消息說,蘇州和北京的小學和初中學生,從2006年起不用交錢上學了。北京免除9年義務教育中的學費、書本費和雜費,對農村地區和家庭貧困的孩子,還逐步實行免費讀高中。蘇州免費項目不僅是學雜費、教材費,還有信息技術費。因此蘇州是全國第一個全免費義務教育的地區。

中共於2006年起將出現全民辦農業的熱潮,提出「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等戰略舉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根據WTO的規定,逐步減少對農業的補貼,中國不能在農業發展上直接作政府補助,但完全可以透過承擔非農業生產的支出,來扶持農業生產,減輕農民的非農業生產性負擔,讓農民從中得到更多實惠。

不簡單

當然,說一聲免費,其實並不輕鬆。

據說,蘇州進入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有70萬,地方政府每年需為此追加財政性教育支出3億元人民幣。

中國現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1.8億,按通行算法,小學和初中生平均一年需交費800元人民幣,就需1400億元。承擔如此巨額,確實不簡單,中共下了很大決心。

對教育不公平的激憤,在中國百姓心中積壓許久。教育是民生之基,社會的公平,首先是教育機會的公平。

今天的中國大陸,教育價值有所失衡,教育行為有所失范,教育公共投資不足,國民佔有教育資源嚴重不平等,使全民本應大致公平享受的義務教育權利,在很大程度上淪為權力和金錢的競爭,教育的公共性令人憂慮。

新年來臨,安徽省農民張道遠家門上貼的舊對聯「新年如意事事順」,不知是否取下,又換了新聯?祝願他和家人夢想成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寒假Fun輕鬆─如何陪孩子選擇冬令營
台立委指青少年失業率高  盼教育部追蹤統計
嶺東學生玩創意  台教育部官員化身電影明星
數位典藏4年有成 2月起典藏展示台灣之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