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團體促推生產者責任法

標籤:

【大紀元10月12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香港地球之友10日前往環境保護署請願,要求當局盡早提交「生產者責任制」主體法例和管制免費派發膠袋的附屬法例。該會指今日膠袋、包裝廢物泛濫成風,與當局多年來忽視推廣綠色消費、源頭減廢有關,政府應責無旁貸推動落實「生產者責任制」。

地球之友指香港人在2005年共丟棄了44 億個購物膠袋,反映濫發濫用的情況驚人。特首在去年施政報告承諾推出生產者責任主體法案,但未必能在今年內推出。因得悉生產者責任的主體法例無法如期在年底提交立法會,這意味解決膠袋問題的進度或會拖延。

該會10日向環保署遞交膠袋收費的初步建議,促請政府分階段推行膠袋收費計劃。在首階段先以大型超市、零售連鎖店、百貨公司作實施的對象。由於3大超市佔去每日膠袋使用量的六份一(即每年7億3千萬個)倘若每個膠袋徵費5角,並減少五成的用量,便可至少減少3.65億個膠袋,1年內便有超過1.8億元的收入。

該會指香港的膠袋問題的癥結在於「濫用」和「濫發」,膠袋收費的目的是堵住濫用之風,讓公眾明白珍惜資源的重要。

環境事務主任區詠芷指出,為免「濫用」、「濫發」的情況蔓延至紙袋濫發、不織布和其他物料的購物袋上,政府長遠應向以上的購物袋徵費。而徵費的目的,絕非為了增加庫房收入,而是改善環境。

她又建議政府推出膠袋收費時,對違規免費派發購物袋的商號應有處罰的機制,同時設置「市民舉報熱線」,以便執法部門跟進。此外,當局可參照現時環保署每月公佈違反污染管制條例商戶名單的做法,定時公布非法派發膠袋的商號名單,以收阻嚇之效。◇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在德國看環保
走出“綠色裝修”誤區
明明白白消費“綠”
減輕污染,走出認識誤區,避免過度裝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