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今日報章頭條摘要

標籤:

【大紀元10月12日訊】(明報新聞網2006年10月12日報導)本港今日報章大部份均以行政長官曾蔭權發表施政報告為頭條新聞,有報道指他留力為下屆連任鋪路,亦有指他大灑金錢。

《明報》報道,在這份回歸後最短、只有20頁76個段落的報告中,曾蔭權承諾未來數年新增撥款逾50億元,其中墨最多的是幼兒教育和改善空氣質素的環保政策,但過去多份施政報告例必提到的醫療、房屋等議題等則墨甚少,甚至隻字不提。被政黨及學者批評為「避談爭議問題,沒有長遠政策」的曾蔭權解釋,他任期只有8個月,不能「好高騖遠」。

《蘋果日報》報道,施政報告對極具爭議的難題,如政改、醫療融資及扶貧,均沒有提出方案,有政黨及學者批評,曾蔭權留力為爭取連任,實為自私表現。

《東方日報》指,施政報告大灑金錢,動用253億元,力谷民望,其中包括學券制及為資助車主換車,為連任鋪路。《太陽報》報道,施政報告如此「大花筒」在過去5年少見,較他首份施政報告投放的錢,增幅逾3倍。

《星島日報》報道,曾蔭權的「派錢」政策估計涉及60億元,而中等收入家庭父母最能受惠,而曾蔭權否認大灑金錢為連任鋪路,並強調餘下8個月任期,不能「好高騖遠」。

《成報》以「八個月的施政 鴻圖欠奉」為題報道,施政報告只有短期政策,缺乏長遠措施,令外界質疑他留力為連任鋪路。

《信報》報道,曾蔭權提出修訂上市規則,鼓勵更多不同地區的企業來港上市,拓寬香港上市企業的來源。

《新報》、《南華早報》、《香港商報》及《經濟日報》均以此宗新聞為頭條。

《文匯報》報道,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今日閉幕,提出構建和構社會,而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制度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保證。

相關新聞
台灣主要日報頭條新聞標題
【熱點互動】全球關注中共販賣器官
台灣主要日報頭條新聞標題
台灣主要日報頭條新聞標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