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國青少年的網癮問題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0月13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楊家岱採訪報導)近年來,中國青少年的網癮問題十分嚴重;各界對此表示嚴重關切,並紛紛挖掘網癮生成的原因,以期找到克服網癮的辦法。

據中國官方媒體報導,中國13.2% 的青少年有網癮,遠遠高於美國6%的有網癮青少年的比例。在中國心理學會和世界圖書出版公司最近「用心靈感受世界」的公益講座上,有關專家通報了中國青少年的網癮現狀,並指出,遊戲缺失、同伴缺失、對於男孩子來說父親功能的缺失,驅使青少年將網路當作「替代品」,網癮就是這樣生成的。

另有專家將網癮生成的原因部分地歸咎於父母教育不當,而不是具體到父親功能的缺失。但是多數專家認爲,人際關係不好、沒有夥伴兒是産生網癮的一個重要原因。

美國德克薩斯理工大學教授藍雲表示,對網癮生成原因的研究是心理學的一個新課題—-

藍雲:「在美國的研究也很多,我們周圍也有很多學生上癮,成爲一種心理上的疾病。但是我跟最新心理學教授談的時候,他們說他們用來對待解決網癮的辦法實際上跟以前他們解決酗酒、吸毒成癮的方法是沒有什麽兩樣的。還沒有找到爲什麽孩子會上網成癮的原因。

所以實際上對這個問題的研究還不是非常充分,處理上網成癮的方法跟處理其他成癮的情況基本一樣,效果也不是特別好。」

藍教授說,網癮的生成,既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也有環境的原因,還與網路遊戲富於刺激性有關—-

藍雲:「從幾個方面來看,有學生的本身的原因,也有學生所處的社會環境的原因。就是說可能是因爲人際關係不是很好,在網上他們可以在這一方面得到滿足。不可否認的是,網上所涉及的遊戲都是充分地利用了心理學的原理,所以視覺和聽覺的效果就非常好。

有心理學家做過試驗,說孩子之所以對網上的遊戲有興趣,主要是它對學生有不斷的刺激,它的難度是可以逐漸升高的。完成這一個水平之後又馬上産生下一個更難的水平。所以你從事這項活動,而這項活動始終對你具有挑戰性的話,就會成爲你的一個很強烈的動機。」

賓夕法尼大學教授周世雨說,就網癮生成的原因而言,環境方面的因素更重要。他認爲中國的學校教育不利於學生們個性的自由發揮,不少學生感到壓抑—-

周世雨:「這些孩子在學校得不到承認,就說學校沒有這樣的環境可以得到自己想追求的,或者得到自已的才能發揮;或者得到學校的承認,也就說他感受不到這樣一種環境,這個現象在中國可能要比西方國家突出。

比如說我是從中國大陸來的,我就知道不管是從我這一代也好,包括現在也好,很大程度上學生的發展追求的東西,不像在西方自由世界有這麽大的個體性。很多是隨社會潮流,或者是黨的需要,很大程度上是被控制的。這樣的話在某定程度上就給孩子們造成了一定的壓抑。」

周教授從一個更廣的視角,談到包括網路在內的現代大衆媒體對於人們道德觀念和社會行爲的影響—-

周世雨:「這個現象本身在很多國家都有這方面的說法。就說現在不光是網路、電視節目、電影這些方面,不管是在道德觀念方面還是社會行爲方面,對孩子的影響力相當大。

網頁的點擊率和電影的賣座率、電視的收視率,如要吸引觀衆,裏面就要加一些東西:有暴力的、色情的東西。這些對孩子不好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確實是存在的。這不光是在中國,在不同的國家,包括在西方自由社會也都涉及到這個問題。這個我們是得承認,是不得不承認的。」

德克薩斯理工大學的藍教授指出,不能否定網路對孩子們擴充知識的積極作用—-

藍雲:「網路對孩子來說是他們汲取知識的一個很重要的途徑。現在的孩子明顯地比我們當年的時候知道的要多得多。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對信息有很直接的提取的方法,不像我們從以前傳統的家長、課本、老師那裏得到的。

他們從網上得到的信息量非常大,所以擴展了他們的視野;豐富了他們的生活。所以如果用得好的話,網路應該是教育的一個好助手。」

藍教授說,中國開了很多網吧,關閉這些網吧是不現實的,但要改善管理、封閉暴力和色情的內容,不向有課的孩子開放網吧。

(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北京青少年犯罪九成涉網癮
專家估計中國有兩百多萬青少年沉迷網路
青少年網癮調查 北京高出上海3倍
鍾凱:誰該爲網癮悲劇負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