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強制組工會 外商反彈

標籤:

在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和諧社會”的口号後,中國準備采行新的勞工保障法令,向中國境内的外商企業施壓,促其成立工會以改善勞工薪資、福利和工作條件,以免貧富差距擴大,釀成社會動亂。但此舉遭美、歐跨國企業強烈反彈,不惜以減緩設廠和投資要脅。

官方支持的中華全國總工會(全總)十二日表示,将以全球最大零售百貨業者美商威名百貨(Wal-Mart)成立工會爲契機,以包括台、港商在内的全球五百大跨國企業爲着力點,推動在中國的外資企業成立工會。這将是中國自一九八○年代開放以來,以往聊備一格的工會首次被賦予實質權力。

全總副主席徐德明表示,外資企業集中的地區,将是全總推廣工會的重點,特别是對曾被點名的長期拒不建會的台灣鴻海工業公司所屬富士康科技集團、伊士曼柯達和戴爾電腦等跨國企業進行追蹤。七月底,威名百貨晉江店工會正式成立。至九月底,全中國三十個城市中的六十二家威名分店全部成立工會,會員六千多人。台資“大潤發”量販超市也在濟南市總工會推動下成立工會。

紐約時報指出,外商公司是否會堅決抵制成立工會仍不得而知。新法最快可能在明年五月正式生效,專家認爲,這意味着在中國的外商公司今後将面臨新的挑戰。

在相當程度上,外商抵制成立工會系因爲中國勞工、能源和土地成本節節高漲,在中國開業的成本持續攀升。不過,新法能否在全國有效推廣也不無疑問,因爲中央和地方之間存在利益沖突,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中國此舉引起某些知名跨國公司高度關切,進而警告将減緩其投資幅度。若幹美商積極遊說中國政府官員,促其修改或放棄該法,美國商會因而成爲工運組織和全總抨擊的對象。

香港法界人士指出,部分美商認爲拟議中的勞工保障法規過于苛刻,成本也過高,如新法規定工會有集體議價和制定工作規範權,雇主也不能任意解雇表現欠佳的員工。對雇主而言,現在要解雇員工已非易事,新法實施後門檻更高。 文章來源:自由時報

相關新聞
移民系統發生重要變化 上庭前請一位好律師很關鍵
經濟正義中心:指數化萬能壽險存在欺騙性銷售
卡達開學了!不同國家的同學無國界大融合
工卡被拖延可催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