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獎學金獲得者講述自己是如何成功的

港加聯舉辦大學成功學習的經驗及申請獎/助學金講座

標籤:

【大紀元10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瑩多倫多報道】十月十五日(星期日) 下午二時至四時,由“港加聯展望青年領袖培訓計劃”主辦的《大學成功學習的經驗及申請獎/助學金講座》,在多倫多的士嘉堡麥歷高頤康中心禮堂(2311 McNicoll Yee Hong Centre)舉行。應屆入大學的學生、在校的大學生及家長40多人參加了講座。

講座以英語進行,講座內容包括:成功適應大學學習的策略及如何申請獎/助學金。主要演講者有:在多倫多大學攻讀Medicine Science 的研究生李子添;在多倫多大學醫藥工程系的三年級學生Jason 李;兩位獎學金得主陳天悅和張仲陽。

據組織者黃家饒介紹說,他們每年都有一次這樣的講座提供給即將入大學的學生及家長,今年已是第四屆了。目的是通過那些成績優秀和獲得獎學金的學生講述他們的成功經驗,給入學前的學生有所準備,激勵他們更加努力學習和取得各種方法和資源來拿到獎學金。另外,也給家長們一個機會來瞭解加拿大的教育制度和申請獎學金的方法和程式,與自己的子女共同來選擇好將來的科目和大學。

要努力嘗試

剛獲得皇后大學頂級獎學金的演講者陳天悅說:“半年前我也和在坐的中學生一樣,什麽都不知道。我現在剛剛走過了這條路,還獲得了獎學金,我來把我的經驗告訴他們,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的人,讓他們這條路走得更順、更好。”

接著陳天悅對本報記者介紹了她的一些經歷和經驗。她介紹說,她九歲時跟父母從北京移民加拿大,當時讀三年級,目前在皇后大學攻讀商貿,並獲得皇后大學頂級獎學金。她表示剛開始是從網上搜索到這個資訊的,就按它的要求來申請。其中有四個比較重要的要求:1,學習成績優秀。2,在社區具有領袖才能。3,有創新精神。4,做一個好市民。

陳天悅繼續說, “當時我就想,那麽多優秀的人在申請,可能自己做了很多事情,也未必能達到它的要求,但至少我要去努力去嘗試。我都沒想到我會拿到這個獎學金,更沒想到會拿到最高一級的,一年5千加幣,四年共兩萬。”

充分表達自己

陳強調說,把自己的成績和表現充分的表達出來很重要。她當時在課內外都很忙,還打兩份工,她就把她最突出的給表達出來,例如她當時是打排球的,不但在學校出色,在社區也經常參加活動。

另外,她說: “發自內心的表達也很重要,有一次皇后大學打來電話interview我時,問了我一個問題是:‘你心目中的榜樣是誰?’我當時愣了一下,但很快就回答說:‘我的榜樣就是我的父母。因爲他們放棄了在中國的一切,母親在北京是醫生,父親在政府部門工作,他們把我帶來了加拿大。爲了讓我能來加拿大讀書,他們可以重新開始,他們的那種努力、那種付出,非常值得我學習的。’其實我當時只是把內心的東西表達出來了,審批人也就是想瞭解你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周圍人們的幫助也很重要

陳最後說,“我覺得我的這種成功,不是我一個人能做的來的,是靠我身邊所有人的幫助才能獲得的。象我的媽媽,在我最忙的時候,她就是我的全職司機。每天我在車上吃兩頓飯,早飯在車上吃,中飯在打工的地方吃,晚飯又在車上吃。每天我媽媽就帶著飯,來回的跑,從沒有一點怨言。又象我去年組織了一個活動,就是幫助中國國內那些貧困孩子籌款讀書的活動,就得到了“展望”團體的支援,這種成績不是我一個人能做得出來的,是靠我身邊所有人的支援和幫助才能取得的。”

「展望青年領袖培訓計劃」是非牟利社區機構港加聯於2001年成立的。其宗旨是幫助青少年開發重要生活技 能、培訓社交能力,以便將來更好地融入社會。通過一系列室內外活動,參與者可以學習到諸如緊急救護、演講、領袖才能以及野外生存等多方面的訓練,同時協助社區開展各項活動。

查詢網址 www.chkl.ca 或熱線電話: (416) 473-9844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上大學前要做什麽準備?
中加關係的回顧與前瞻
司徒華與民共談中港民主運動
司徒華:絕望之為希望 正與希望相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