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急性腰痛的針灸療法

人氣: 281
【字號】    
   標籤: tags:

急性腰痛,為臨床常見多發之急性痛症之一,多由感受風寒濕邪或腰部受力不當扭傷挫傷引起,往往起病急驟,痛苦異常,病人腰胯僵直,不能伸展轉側,俯仰不便,動則痛劇,採用下列針灸療法治療,可收針到病除之效。

  方一:適應症:急性腰痛,不能伸展,病痛位於脊柱腰段上。
  取穴:後溪、人中。
  治法:用毫針直刺入後溪穴1寸深,撚轉得氣後,囑病者活動腰部,腰部頓時可以減輕,再繼續活動20分鐘。還有後遺痛感時,用毫針刺人中穴3~5分深,針尖朝上,撚轉得氣,令酸感擴散,眼球濕潤後,囑患者再反復活動腰部,10餘分鐘後取針。

  方二:適應症:急性腰痛,不能伸屈,病痛位於一側腰部膀胱經第二側線者。
  取穴:手三裏、阿是穴。
  治法:先用毫針淺刺阿是穴3~5分深,撚轉得氣,不留針,繼針手三裏穴,針入1寸許,撚轉得氣,令病人同時活動腰部,一般可立見功效。鞏固期間可針腎俞、命門、秩邊、委中穴。腰痛隱隱,遇冷加重的,可于阿是穴、腎俞穴施以艾條溫和灸5~10分鐘,每天一次,直至痊癒。

  方三:適應症:急性腰痛,不能伸屈,疼痛位於一側腰部近膀胱經第一側線和髖關節部位者。
  取穴:腰痛點(在手背側,當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間,當腕橫紋與掌指關節中點處一側二穴)、中渚、外勞宮。
  治法:先取對側腰痛點,用毫針刺入8分深,撚轉得氣,令患者同時反復活動腰部。如仍後遺痛感者,可用毫針刺中渚、外勞宮穴,以加強療效,必要時可繼針同側腰痛點。

  方四:適應症:急性腰痛,涉及脅肋部者。
  取穴:中渚、陽陵泉。
  治法:先針中渚穴,得氣後令患者活動腰部,待能活動時稍事休息。再針刺陽陵泉穴,得氣後取針。針後可酌情貼膏藥或投以止痛藥物,以善其後。

  治急性腰痛,除前述辨證治療外,還可選用下列單方奇穴治療,針時結合心理暗示,意氣用針,針入後適當運動腰部,調動病人內氣運行,往往可收到針到病除之效。
  1.取大包穴:患者取臥位,用30號1寸針從第六肋間隙腋中線上向患側腰部斜刺5分,逆時針方向撚轉,一側病針患側,雙側病針雙側,得氣後留針20分鐘。
  2.取上都穴(握拳時,手背第2、3掌骨小頭高點之間):用28號2寸長毫針向掌心方向刺入1~1.5寸,撚轉得氣後根據病人耐受度給予不同量的刺激,留針20分鐘,然後讓患者活動腰部。
  3.取奇功穴(以患者拇指和小指間距離,從兩踝間沿脛骨前脊向上量取,成人約14cm,並向外旁開0.5cm):男取左,女取右,進針1.5~2寸,行針,待針感向上傳至腰部疼處時留針3~5分鐘,提插撚轉2~3次,取針後活動腰部。
  4.取殷門穴:用毫針刺入1.5~2寸左右,有觸電感向足跟、臀部放射,撚轉得氣後,囑患者活動腰部,連續做深呼吸運動2~3分鐘,待肌肉鬆弛後起針,活動腰部,單側扭傷針患側,雙側扭傷針雙側。
  5.取支溝穴:用1.5寸針,針尖向上快速刺入1寸,提插撚轉,得氣後用呼吸補瀉的瀉法,使針感向上傳至肩部或脅部,令患者活動腰部,留針20分鐘,起針後拔罐10~15分鐘。
  6.取內關穴:用1.5寸毫針,從內關穴向外關透刺,體差者用補法,體強者用瀉法,留針30分鐘,活動腰部。
  7.取秩邊穴:用粗針(約4寸長,0.5mm粗),刺入秩邊穴並向內斜刺3.5寸,提插6~7下出針,並用消毒棉球按壓針眼以防出血。出針後適當活動腰部。
  8.取睛明穴:用細針垂直刺5~8分,進行中等刺激,刮針補瀉,協助患者活動腰部,行針1~2分鐘,留針10分鐘,隔日一次。
  9.取印堂穴:從印堂穴向鼻尖刺入1寸,行強刺激1分鐘,並可透患側攢竹穴,留針10分鐘,得氣後囑患者活動腰部。
  10.取天柱穴:針尖從啞門穴旁開1.3寸處進針後,向椎間孔方向刺入約0.5寸,得氣後留針20分鐘。
  11.取大椎穴:針尖沿脊柱長軸向下針刺,用平補平瀉手法,留針20分鐘。
  12.取齦交穴:用三棱針點刺出血,放血4~5滴,效果明顯。
  13.取建裏穴:用三寸細毫針刺入建裏穴,使針感至後脊柱,不撚轉即刻出針。
  14.取條口穴:速刺該穴3寸,用強刺激手法行針3~5次,然後出針。
  15.取趺陽穴(昆侖穴上3寸):由輕到重進行拇指點壓,並令患者配合咳嗽,深呼吸並屈伸腰部。
  16.取太陽穴:進針後運用瀉法行針,留針15分鐘後出針。
  17.取魚際穴:選用28號2寸毫針直刺1.5寸,重提插強撚轉,得氣後令患者用力咳嗽兩聲,然後做下蹲、起立及腰部活動,待疼痛減輕後,在骶尾部用閃火法拔大號罐一個,20分鐘後拔針去罐,適用於跌僕傷損,疼痛位於腰骶部,咳嗽時加重,骶尾骨交界處有壓痛,X線拍片無異常者。
  18.用馬錢子去皮適量,貼於雙側腎俞穴,用膠布固定,至腰不痛時取下。

文章來源:華夏中醫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