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洋死区200个 危及人类

联合国:中国主要河流入海口列“死亡区域”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10月21日讯】(自由时报张沛元/综合二十日外电报导〕联合国最新研究报告指出,科学家已在全球海洋发现两百个“死区”,数量不仅较两年前成长三十四%,其污染情况更已严重到危及鱼类、其他海洋生物以及仰赖海洋生活的人类。

2年成长34% 危及人类

科学家认为,出现死区的主要原因,在于靠污染物生长的海藻增生使得其他海洋生物缺氧死亡,而罪魁祸首正是肥料与其他的农场溢出物、污水以及燃烧化石燃料。

上述物质含有过多养分,特别是磷与氮,进而导致水中的微小浮游植物急遽增生;浮游植物死后沉入水底成为孕育细菌的饲料,而细菌又用罄水中氧气,造成其他海洋生物缺氧死亡。联合国官员说,水中低含氧量使得鱼类、牡蛎、其他海洋生物,以及重要海洋栖息地如海草海床难以生存。

生物缺氧死亡 威胁渔获

新发现的死区包括芬兰的亚浙贝勒哥海、迦纳的佛苏潟湖、中国的珠江河口与长江、英国的麦西河口、希腊的艾斐斯湾与爱琴海、秘鲁的帕拉卡斯湾、葡萄牙的蒙第哥河、乌拉圭蒙特维多湾,以及印度洋西部。

该报告还说,海洋死区快速地威胁到渔获量,进而对仰赖渔业为生者构成重大威胁;到了二○三○年,全球经河川流入海洋的氮将比一九九○年中期增加十四%。

联合国海洋专家说,自一九七○年代起,海洋缺氧区的数量与面积每十年就有所增长;但也并非所有死区都终年缺氧,有些地区会随季节因风力将含养份的水带至死区表面而恢复生机。

长江黄河口 列高污染区

报告把长江与黄河的入海口列为遭高度污染的死区。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报告显示,中国沿海在二○○五年曾发生八十二次“红潮”(即海中浮游植物剧增导致海水变色与缺氧);长江入海的浙江省外海与北方靠近黄河河口的渤海每年定期出现红潮。

联合国:中国主要河流入海口列“死亡区域”

据美国之音报导,联合国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主要河流的入海水域污染严重,以至于环保专家将其称为“死亡区域”。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单独进行的一项研究,也证实了联合国的这种说法。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单独进行的一项研究也发现,中国沿海地区在2005年出现了82次“红潮”。环保总局这份报告说,目前红潮已经成为长江入海口附近和黄河入海口附近每年定期发生的现象。今年6月,红潮在长江口附近扩散到1000平方公里水域,1200多万条鱼死亡。由于红潮扩大,上海市当局甚至发出规劝民众小心吃海鲜的安全警告。

所谓红潮是指海水中的藻类植物因河流排放的化学肥料等污染物过多而生长过多,使水中的含氧量降低,从而窒息水中生物的现象。

黄河的情况可能更加严重。中国国家海洋局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环渤海水域每年吸收的工业废水高达57亿吨,渤海水域的重金属含量已经超出正常水平的大约2000倍,排污口附近方圆几海里内都已经没有鱼类生存。

对于这种现象,香港开放杂志总编辑金钟表示,其实不只长江黄河,在目前的中国大陆,事实上已经没有一条河不遭到污染。他说:“其他各个省都有类似的情况,经常有一些(工厂),尤其是化工厂,把废水直接倾泄到河流中,使很多河流都受到污染。”

有评论指出,中国过去2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其实已经赔上了牺牲环境的严重代价,因为地方政府和企业界为了追求短期利润,经常漠视对生态的保护。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贪欲制造海洋污染
“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塑胶袋祸害地球
渤海污染严重 十年后可能成死海
台营建署:绿岛明年可望成为第八个国家公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