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方大動作 軍購案成台美關係重要指標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顧恆湛台北二十八日電)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楊甦棣以罕見高分貝,呼籲台灣在今年秋天通過軍購案,美方大動作引發台灣政壇一陣波瀾。朝野角力下的軍購案除了將牽動台灣政局的發展,也將成為未來台美關係走向的一項重要指標。

美國總統布希在二○○一年核定潛艦等三大軍備售台案,被國民黨及親民黨質疑為「凱子軍購」,以國會優勢在立法院程序委員會一再封殺,雖然美方透過各種管道和國親溝通,五年來仍無任何進展。

楊甦棣日前以公開記者會的方式,明確指出美國認為台灣需要在今年秋天、立法院這會期通過軍購案;甚至說出,美國會密切注意軍購議題的發展,「看誰利用軍購案搞個人的政治利益」。

楊甦棣以這種罕見的大動作說明美國立場,外界普遍認為美方明顯對軍購案不通過感到十分不耐與憂慮。一名外交部官員就說,楊甦棣的作法在外交儀節和慣例上確實不太尋常,充分顯示出楊甦棣這趟返美,華府給他的壓力和任務交代。

對美國而言,維持台灣自我防衛能力有助台海情勢的均衡與穩定,也才符合美國國家利益。東吳大學政治系主任羅致政說,近來伊拉克問題、伊朗核武、北韓核試問題讓美國的外交政策受到很大挑戰,美國不希望台海情勢再失衡,美國現在急於軍購案有政治上的意義。

羅致政分析,中國近來崛起,美國憂心軍購案不過造成兩岸軍力失衡,事實上是美國戰略上一貫的「避險(Hedge)」觀念,而美國認為今秋是通過軍購案的關鍵時刻,因為若美期中選舉民主黨掌握國會多數,美國政府的外交作為在國會將面臨更大壓力。

這五年來,美方不厭其煩地會見朝野各政黨領袖,強調軍購的重要性,軍購案卻仍連在立法院討論的機會也沒有。中研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林正義說,軍購案一再延宕,美國已開始檢視台灣是否有自有防衛的決心,這恐將成為台美關係的一項不利因素。

林正義也分析,軍購案的發展將影響長程的台美關係,台灣任何政黨都必須承接這樣的後果。

果然在楊甦棣的強勢發言後,美國資深官員無視於楊甦棣發言引發台灣在野黨的反彈,仍然警告「台灣朝野如果繼續不在乎自己國家的安全,二○○八年台灣新政府就等著接收一個美台關係螺旋下降的爛攤子」。

「美國願意承諾協防台灣,台灣也應以具體行動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這是美國一貫的思維。現在美方明確地把軍購案的球丟給台灣朝野政黨,現在就等著朝野政黨領袖如何抉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