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裔商家經驗甘苦談

標籤:

【大紀元10月5日訊】﹙大紀元記者袁玫洛杉磯、吳芮芮華府聯合報導﹚美國商務部少數族裔商業發展署副署長董繼玲及美國內政部助理部長大衛寇漢﹙David Cohen﹚10月2日訪問洛杉磯,和十多位各行各業代表見面探討少數族裔商業發展問題。

大洛杉磯旅館協會理事長楊茂生談到,在南加州有1000多家為華裔所經營旅館事業,過去在營運之初,秪為資金問題無其他管道,只有向銀行申請SBA﹙中小企業署﹚貸款,不少企業家因有許多條件要求及規定,比如對員工人數、營利、增加就業機會等方面的要求而無法申請,如今由少數族裔商業發展署對少數族裔業者提供的資金來源、向政府及大公司取得合同、投資管道等方面相關資訊,可以善加運用,到其他各州或世界各地發展擴大商機。

目前加州地產已呈現飽和現象,以相同資金投資,在洛杉磯與其他各州效果不同。尤其是華裔地產商大量湧入,造成市場開發利益逐漸呈萎縮現象,而這次由內政部所主導的的太平洋群島地產開發促進計劃,為華人帶來更多商業機會。

加州華商:強調服務精神

來美十幾年,從事貿易來自台灣的趙姓業者,以自身經驗表示,除了在知識領域充足外,無論來自何處華人,要能入境隨俗,瞭解當地的風俗習慣,原居住地的做事方式有時在美國是不適用的,加上人生地不熟,如何尋找生意之聯繫等等諸多問題一定會帶來壓力。美國是講求服務﹙services﹚的國家,因此即使是作生意也要有奉獻服務精神。宗教信仰對作生意不見得有一定需要,但卻可加強堅忍毅力,不會輕易喪失信心,不會輕易動搖,而更能體諒別人幫助別人。

熟食部老闆:機會來擋都擋不住

華盛頓DC地區大中華超市熟食部老闆Lily分析,作小本生意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資金週轉問題,通常沒有20–30萬美金是無法啟動的,一般小生意,如果一年內不能達到良性循環,通常都70%無法支撐下去。

第二個問題就是對本身經營事業的瞭解程度,以她自己而言,這是她第一個生意,剛開始害怕自己不懂,就請懂的人作顧問, 這是一筆很大的開銷。最早三個新手下來作,甚麼也不懂,請了5、6個人,現在只要2、3人就能搞定。

對所有作生意的人機會與經驗同樣重要,機會來時想擋也擋不住,因此任何事不能勉強,有些人處心積慮要發財,搞了一大筆錢去投資,往往不成功,是你的跑不掉。既然作生意本錢就需足,不然週轉困難,Lily建議可以向政府尋求協助或向婦女協會、其他社團尋求協助,以申請貸款。至於想作生意的華人,打拼年齡最好在50歲以前,不然太辛苦,容易有職業倦怠感。

外燴業主:勞力、時間、誠懇和信用

由台灣來美,作外燴生意的李太認為,中國人在美國英語能力一般不是很具備,就算英語不錯也是局限在某一程度,因而求生的方法就在服務和勞力方面,從做小生意開始。
  
李太表示,多年經驗,覺得無論和西方或東方人作生意,勞力、時間、誠懇、信用對經商者非常重要。她給想做生意的人的幾點建議:做生意要有資金、技術和本領;要銷售甚麼要先想好,之後花6個月時間研讀管理經營方面、如何創業的書;設計好基本藍圖,再去下手;掌握最基本的英文及數學能力;臉皮要厚,多問、多學習;想做生意不要急,最好去打工,積累人生經歷。在待人處事,技術方面給自己多一點時間準備。

李太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糗事,曾因英文不好,PROPOSAL是抄人家的,結果破綻百出。還好買方主管和她的好友天天喝啤酒,他把這個當笑話講給了李太的好朋友。好朋友又轉告了她。朋友幫她重新寫了PROPOSAL,最後贏得了這筆生意。李太也遇到了嚴格的主管,把一切都仍到垃圾桶裡,場面很尷尬。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風雲人物】尊王攘夷話管仲
商務部少數族裔商業發展署署長視察華埠
董繼玲訪芝 與亞裔商界領袖會面
少數族裔青年企業領袖高峰營受理報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