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得諾貝爾獎 瀋陽農民研究哲學自費印書

人氣 16
標籤:

【大紀元11月15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五日電)曾在已故中國哲學家馮友蘭身邊工作六年的瀋陽農民張文在鑽研哲學數十年後,寫成「語法詞項概念的綜合與分析的辯證邏輯」,自費印刷後卻找不到書店願意代售。張文說,他最大的願望就是獲得諾貝爾獎。   

瀋陽「華商晨報」報導,今年五十九歲的張文初中畢業後,就在家鄉務農,十九歲時,接觸到哲學家列寧、恩格斯、黑格爾的作品,影響他的一生。

一九八四年,張文寫信給他唯一聽說過的哲學家馮友蘭,信裡說:「我是一個初中畢業的農民,一個哲學愛好者……我現在發現有很多哲學問題不可解,您能不能幫我買點資料?」

報導說,這封信寄出去後,出乎張文的意料,真的有一疊哲學經典從北京寄來給他。不久後,馮友蘭的女兒、作家宗璞寄來一封信:「我爸爸現在身體不好,眼睛也近視,需要一個幫他讀報的人……你願不願意過來?」

那年八月,這個三十七歲的東北農民來到素昧平生的哲學家身邊。

張文表示,為馮友蘭讀報的那六年,是他一生中最值得回憶的一段時光。一九九零年末,馮友蘭去世,張文就離開北京,回到老家開始寫書,還在筆記裡寫上:「我最大的願望就是︰獲得諾貝爾哲學獎。」事實上,諾貝爾獎未設哲學獎項。

據報導,張文這本哲學書名為「語法詞項概念的綜合與分析的辯證邏輯」,書背寫著:「如果你不懂得主-謂-賓,那麼你就不懂得什麼是真正的知識。」

報導引述書裡一段「分析判斷定理」的內容︰「最高一級的同賓詞複合命題中的賓詞概念的複合判斷的分析判斷是最低一級的同賓詞複合命題中的主詞概念的直言判斷。」

張文表示,他這本書印了一千本,如果全部賣出,總售價差不多等於他貸款印書的費用。為了賺取跑書店、跑出版社的路費,他從鄉下到瀋陽打工已有好幾年。

不過,他的書印好已經幾個月,還沒有一家書店願意幫他賣,這一千本書現在還全都在張文自己手裡。

報導說,張文研究哲學幾十年來,從父親、妻子到兒女,沒有一個人支持他這項愛好。

不過,張文樂觀地說,辯證邏輯是人類一切科學理論的總概括,這本書一經出版,「中國哲學史必將改寫!世界哲學史必將改寫!最起碼吧,能把中國文化向前推進一大步。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把我這本書推向全社會,再找人翻譯成外文,拿到國際上去。國際上肯定會引起轟動!」

相關新聞
獲諾貝爾獎的鄉村銀行造福許多孟加拉窮人
榮獲諾貝爾和平獎  尤納斯坦言自豪
孟加拉經濟學者獲諾貝爾和平獎
孟加拉舉國歡慶第一個諾貝爾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