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大國崛起與河殤有可比之處?

人氣 11
標籤:

【大紀元11月28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海濤2006年11月28日香港報導)中國中央電視台剛播完的電視連續片《大國崛起》引起很多評論。一些中國專家學者認為,這個片子和80年代推出的《河殤》有一些可比之處。

*《河殤》曾轟動一時*

中國中央電視台上週末剛剛播完12集電視片《大國崛起》。這部大型電視片講述了幾百年來,美國、日本和英、法、德、俄等七個歐洲國家崛起的背景、原因或衰敗過程。電視片的撰稿人和策劃者包括美國問題專家王輯思和作家麥天樞等人。

中國80年代曾推出蘇小康、遠志明、謝選俊等人撰寫的電視系列片《河殤》,轟動一時,更得到了當時中共總書記趙紫陽的高度評價和推薦。六四事件後,《河殤》受到嚴厲批判,幾位作者流亡美國。

《大國崛起》同《河殤》都是以電視系列片的形式介紹或描述國家興衰的歷史和背景。那麼,前者和後者有無共性?

*徐友漁:並沒有那麼大重要性*

北京學者徐友漁說,《大國崛起》的播放,並沒有那麼大的重要性。他說:“我完全不這麼看。我之所以興趣不大,就是我並不是像你剛才所引證的香港的評論,說有那麼大的變化,那麼深的考慮跟那麼強的背景。我絲毫不認為是這樣的。”

徐友漁說,這部系列片當然也是一些有想法的學者專家做出來的。他說,中央電視台也想做一些好的節目,二者的結合,就出現了這樣的片子。

徐友漁說,他們當然是想把一些新的觀念帶到中國的現實中來。他說:“實際上現在,大多數中國的知識份子、民眾和媒體,都在做這種事情。這種事情是會緩慢地推動進步的。但這種事情,如果你要把它解讀為上邊的一道甚麼閘門打開了,這就是一廂情願。我只是在這點上不那麼盲目的樂觀。”

*張祖樺:有相似的地方*

北京憲政學者張祖樺說,《大國崛起》和《河殤》有相似的地方。他說:“從歷史上來看,它有一點像《河殤》的風格,但又不像河殤那麼煽情,比較寫實,比較客觀。”

張祖樺說,特別是美國這集,從五月花號到費城制憲、到兩黨制、再到議會制度的建立,《大國崛起》描述得比較具體,比較細緻,對後發國家有比較大的參照價值。

*時代背景不同*

北京一位資深編輯也說,八十年代播放《河殤》和現在播放《大國崛起》的背景是不一樣的。 這位編輯說:“恐怕不能相提並論。說實在話,對領導人來說,現在中國的情況真是像火山口一樣。按老百姓的說法,真正是民怨沸騰啊!就差一個陳勝吳廣了。”

這位編輯說,中共的危機感是很嚴重的。這樣的片子能播放出來,當局的動機是甚麼,先不分析和猜測,但期望這樣的思想和片子能幫助中國啟動政治改革,應該是老百姓的善良願望。

相關新聞
電視片《大國崛起》引起廣泛討論
中國播《大國崛起》官方民間解讀各異
適鳴:「大國崛起」意味著甚麼
【翻牆必看】天津司機突發身體問題 撞人撞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