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嘉:新民進黨運動重拾改革路線

標籤:

【大紀元11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芥佑華盛頓三十日專電)台灣前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委羅文嘉今天接受台灣公廣集團訪問,強調他無懼台灣當前的風風雨雨,將回台灣重新持續當初夭折的「新民進黨運動」,找回支持者熱情,實現當初民主進步黨的「堅持改革」理念與路線。

羅文嘉日前在波士頓大學的公開演說引發政壇效應,他今天接受公廣集團專訪,闡述自己觀點,他說自己沉潛九個月後,終於決定回台帶領民進黨走另一條路。

他否認自己有意製造民進黨分裂,他認為民進黨不應越做越小,「我當時提出的新民進黨運動,包括領導階層都不以為然,認為不需要出現這樣的訴求,運動為之夭折。那個時候問題不嚴重,現在得承認民進黨到谷底,民進黨再不認為嚴重,那實在很糟糕,但是現在民進黨還有機會,我會跟理念相同的朋友,從中扮演角色,找回民進黨支持者的信心熱情」。

羅文嘉說,歷史經驗,當政黨挫敗的時候,常常會走上極端,他不希望看到民進黨走歷史覆轍,因此希望回台灣帶民進黨走一條路,就是二零零四年的「相信台灣、堅持改革」這句口號,這是民進黨要走的路。

對於民進黨內部的批判,他說,既然回去就要面對風風雨雨,否則就不要回去。他也強調,前立委李文忠辭職前曾跟他聯絡,「我說就是直道而行」,他也這樣子自我期許,「我們不能一直這樣以拖待變,現在躲避問題,把問題蓋起來的作法,那不是民進黨」。

羅文嘉強調,過去十年,他在民進黨是擔任訴求游離選票,可是現在有相當多選民從期待到失望,從熱情到冷漠,民進黨應該給他們交代,「我過去作這樣的事情,將來也可以在這方面奉獻」。

他也進一步提出爭取認同的作法,他說民進黨不該越走越小,過去已經有百分之五十選票,如今不應該築牆,大家應該分工合作,不要你的方法對,我的方法錯,他認為民進黨未來應該著重在用清楚語言談政策,包括國號,修憲等議題,談民眾關心的政策,「民進黨過去支持用民主理念溝通政策,現在比較少談公共政策, 跟台灣大環境有關,都是爆料攻防,民進黨現在的基本政策,大致都是2000年的政綱,但是經過了六年,那些要修正,還有哪些要再強調,都應該好好來談,作為跟民眾溝通的材料」。

記者詢問,羅文嘉在波士頓演講中提及「不離開總統,起訴書會有一份」,這是確實說法嗎?羅文嘉回答,那是張冠李戴,是他鼓勵在場年輕人得失在一念之間,當年有人說他離開總統是失,但是他告訴在場聽眾,有人寫信說,離開陳總統搞不好是得,否則起訴書會有分,「那不是我的意思,我拿出來講那是一種鼓勵上進的話,根本跟政治無關」。

相關新聞
台灣北高選舉臨近候選人登台辯論
台立委提案 放寬40%投資上限
民進黨:謝民調追郝 差距9百分點
府高層:扁媳一定回台生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