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最甜的中藥——甘草

人氣: 98
【字號】    
   標籤: tags:

相傳從前有一位老醫生醫術精湛。一次,他應邀到外地赴診,臨行前給徒弟留了幾包事先開好的藥,囑托他以此藥可應付一般的諸如感冒咳嗽、腹瀉腹痛、頭痛腦熱等小毛病患者。不料老醫生一去多日未歸,徒弟眼看那幾包草藥快用完了,情急之下便將師傅常泡水喝的一些乾柴樣的藥物切碎,混進藥包充數。

誰知很多患有咳嗽痰多、咽喉腫痛、氣短乏力,皮膚瘡癤的病人吃了這些甜絲絲的草藥,很快就痊癒了。這種藥物就是今天我們所熟知的最甜的中藥之一—甘草。

中藥在古代,被人們稱作「本草「,甘草則是本草王國中的「國老「。早在公元前200年左右,我國最古老的辭書《爾雅》中,已有了甘草的記載。古代醫家對甘草的使用更是廣泛,比如東漢時期,「醫聖「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中,據不完全統計約有處方256個,其中含甘草的處方就有154個,占總處方量的60%以上。

目前,甘草也仍是中醫常用藥。祖國傳統醫學認為它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胃經。具有補脾益氣,潤肺止咳,緩急止痛,緩和藥性之功效。相對而言,甘草生用清熱解毒,蜜炙後用則能補中緩急。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甘草含有甘草甜素、甘草甙、有機酸等成分,有解毒、抗利尿作用,並可抗炎症、抗過敏。對臨床上病因較複雜的阿狄森氏病、尿崩症、席漢氏綜合征,以及消化性潰瘍等有明顯治療效果。但長期大量使用甘草,會引起浮腫、高血壓、胸腹脹滿、嘔吐等不良反應,也是需要警惕的。同時,中醫認為甘草不可與海藻、大戟、甘遂、芫花同用,以免發生毒副作用。

來源:大中華健康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