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義:三峽水庫不過是把下游的災害搬到了上游

鄭義

人氣 5

【大紀元12月16日訊】最近,長江流經湖南省的幹堤發生了強烈的‘崩岸’,也就是長江大堤發生嚴重崩塌。

湖南的水利工程人員認為三峽大壩是長江崩岸的主要原因。大壩蓄水以後,大量的泥沙沉積在庫區傾水下瀉造成下游嚴重崩岸。記者採訪了三峽總公司樞紐管理部胡興娥處長,胡興娥處長證實,崩岸的產生確實與三峽蓄水以後下游江河含沙量減少有關係。’記者問:‘前不久,長江幹堤岳陽段發生嚴重崩岸,有報導稱原因是三峽工程初期蓄水後,下瀉江水泥沙含量下降 導致攜沙能力增強,下 靖江河床沖刷嚴重,這一說法是否是事實嗎? 胡興娥回答,三峽工程建成後,確實減少了大壩下游江水的含沙量使沖刷加劇。從而造成了崩岸。但江水含沙量的減少不僅僅是三峽工程建設的原因,主要原因是長江本身水流含沙量的大幅下降。記者問難道長江變清了反而不好嗎?胡興娥說,這就像溶解度一樣,可以打個比方:沙子是融解在江水中的,江水中的沙子要達到一定的飽和度,現在水清了,飽和度不夠了,就需要融解更多的沙子,於是夾在河床和河岸的泥沙造成沖刷,有些地方就會把護岸的下部基礎沖深沖掉,造成崩岸。這個矛盾很有意思,一方面我們保持水土,使河流去濁還清,減少泥沙,但暫時又出現崩岸問題。

按照胡處長的原話:‘河水變清是我們保持水土,使河流去濁還清。’這種說法令人難以相信,於是記者馬上追問到江水是怎麼變清的?胡興娥回答說:‘一是上游的水土保持有效,一些25度以上坡度退耕還林等措施確實使植被恢復了很多;二是長江上游,如嘉陵江的一些積極開發使泥沙下瀉減少。’說水土保持有效,誰都明白這是騙人騙了半個多世紀的謊言。所以記者根本不理會。繼續問道:‘三峽工程建成後,長江下瀉的泥沙減少了是不是意味著淤積在庫區內的多了呢?’胡處長說:‘你上午去了現場可以看到,目前不論是庫區內的水還是下游的水都是綠的。’這可真是一句哄小孩的話,只要不是汛期,泥沙沉積下去了,庫區和下游的水可不都是綠的嗎?當然胡處長最後也不得不承認有六成的沙沉在庫區裏。但是她辯解說:‘水庫下游泥沙減少對於洞庭湖和鄱陽湖等是有好處的,它們的淤積會減緩。’

1998年洪水流量不大,卻淹沒了很多地方。重要原因就是洞庭湖等湖泊泥沙淤積、庫容減少。胡興娥處長辯護之心太切,不停地繞圈子,最後把自己也繞進去了。她費了這麼多口舌,最後卻證實了三峽工程反對派的一個重要觀點即:水庫不過是把下游的災害搬到上游;把湖南的災害搬到四川去了。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三峽水庫會讓重慶冬暖夏涼嗎?
鄭義:大批武警開赴南昌 呼籲各界關注
鄭義:太原國安特務正在追查賈甲
太原國安否認追查賈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