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國會影響與亞洲關係(1)

標籤: ,

【大紀元12月2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張佩芝2006年12月27日華盛頓報導)美國民主黨將在下星期國會復會時接掌國會兩院。民主黨掌控兩院對幾個重要的亞洲議題,包括美中關係、美台關係和北韓問題將產生甚麼樣的影響?

美國國會兩院目前在休會,將於明年1月4號復會。一般認為,民主黨國會的議事日程可能首先著重對美國國內議題的改革,包括提高美國工人最低時薪,控制政府預算赤字,加強美國工人的工作保障,保護社會安全體系,提供中產階級有限減稅的方案等。在外交政策上,尋求伊拉克問題的解決辦法將主導新國會的外交議事日程。

*對中國可能採取比較強硬態度*

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專家認為,和亞洲有關的議題將不會是民主黨國會最關注的議題。不過,保守智庫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主任邁克爾.尼達姆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和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哈里.裡德的領導下,民主黨可能會對中國採取比較強硬的態度。

尼達姆說:“眾議院民主黨領導人、眾議院議長佩洛西長期以來認為中國違反基本人權,在其他領域上也對中國採取懷疑態度。另外,從過去20年的美國政治可以看出,當行政和立法部門的控制權隸屬不同政黨時,國會常會對總統的中國政策提出挑戰。比方說,在老布什總統執政時期,當時民主黨控制的國會就對老布什處理天安門事件的方法提出強烈批評;在民主黨克林頓總統任內,共和黨國會指控克林頓政府讓中國方面竊取國家機密。現在在民主黨掌控的國會下,我相信他們會對布什政府的中國政策採取批評態度。”

不過,美國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訪問教授羅伯特.薩特表示,許多人都知道眾議院民主黨領袖佩洛西和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裡德,以及眾議院籌款委員會成員桑德.萊文等人分別對中國人權和貿易問題上採取強硬立場,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這並不是所有民主黨領導層的態度。薩特說,即將擔任眾議院籌款委員會主席的蘭格爾和參議院金融委員會主席的鮑卡斯就對中國採取相對溫和的態度。不過他表示,影響到美國工人和就業機會的經濟和貿易問題將是民主黨人關注的焦點,因此中國不免受到影響。他在接受採訪時說,民主黨控制的國會對中國可能採取較強硬的態度,但是基本政策不會出現太大的改變。

薩特說:“我想民主黨國會在態度上對中國可能比較強硬,但是可能不會對政策做出重大改變。民主黨人通常注重經貿問題,但是民主黨內部在如何處理美中貿易不平衡問題上有許多分歧,其中還有提倡保護主義的議員。但是,布什行政當局反對這種做法,而國會裡支持保護主義的議員也沒有多到可以推翻行政當局的決定。”

*估計不會有太大改變*

外交政策分析研究所亞太研究部副主任詹姆斯.肖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相信在美中關係上,民主黨將著重於處理貿易不平衡問題,不過他認為在對中國的立場上,民主黨掌控的國會和過去共和黨國會不會有太大改變。

肖夫說:“我不認為會有很大的改變。我知道很多議員對中國人民幣匯率、知識產權保護和其他貿易政策採取強烈批評態度,例如民主黨參議員舒默等人,現在有比較大的舞台和機會向布什政府施加壓力或推動議案的通過。但是在參議院裡,民主和共和兩黨的席次相差實在很小,另外我相信民主黨人也不希望採取過於強硬的立場,因為他們瞭解我們在北韓和伊朗問題上都需要中國的合作。”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參院民主黨領袖:強生手術後恢復良好
香港民主黨推選何俊仁為主席
聲援1600萬勇士退黨 推動國內維權運動研討會
何德普健康差 獄方拒出示體檢結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