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簽署樂活公約 認識衛生筷不衛生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文字、攝影/台中報導) 免洗筷又稱做衛生筷,近年在台灣已逐漸形成被淘汰的趨勢,過去「用完即丟」的免洗餐具的觀念,隨著其危害程度漸漸被認識與重視後,各縣市正在啟動新食器時代的來臨。台中市環保局於27日在精明商圈啟動第一站「樂活列車」,由副市長蕭家旗擔任列車長帶領里長、環保義工及餐廳老闆共同簽署「樂活公約」,藉由活動的宣導,凝聚市民的環保共識,同時帶動店家改採可重複清洗餐具的意願。

根據行政院環保署過去調查台灣每天至少丟棄280萬雙免洗筷,若按照各縣市人口比例換算,台中市每天丟棄約10萬3000雙免洗筷,免洗竹筷平均一雙重量約6.75公克,每天就會製造約0.7公噸以上的竹筷垃圾,一個月下來就增加21公噸以上垃圾處理費用。從資源保育的觀點,如果一根桂竹可生產兩百雙竹筷台中市一年4千萬雙的用量,就要消耗20萬根桂竹,相當於砍伐20公頃的綠地竹林。
   
活動27日在精明商圈啟動,結合健康及環境責任的「樂活(LOHAS)」概念,帶動店家及市民認識免洗竹筷危害健康及對資源的耗損。副市長蕭家旗表示,環保工作需從自身及日常生活做起,以台中市來說,每日約丟棄10萬雙免洗筷,其數量相當大,若大家能不再使用免洗筷,改採需重複清洗的餐具,就可減少資源浪費和減輕垃圾處理費用。

會場同時示範免洗筷的毒性試驗,讓大家進一步瞭解。

活動現場邀請講師呂雪峰,說明浸泡免洗筷避免長霉斑的漂白劑 (二氧化硫),遇水後與其他物質結合,會轉變為亞硫酸鹽,累積在人體後會漸漸產生氣喘等不適的現象,一旁同時示範對免洗筷的毒性試驗,讓大家進一步瞭解。環保局長李立德強調,推動可重複清洗餐具要靠每個人是否重視免洗餐具的危害性,店家會看消費者的反應,每個人要以實際的行動請店家提供可重複清洗的餐具,才可能改變現狀。

透過許多義工挨家挨戶宣導,和每個有認識的人樂於與週遭的人共同分享使用的好處,預計未來響應的店家與自備餐具的人會愈來愈多,蕭家旗說,隨手做環保,環境會更好,期待市民與店家一同來推動「新食器時代」的來臨。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