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兩岸路線辯與不辯 綠內部爭議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彭顯鈞、范正祥/台北報導〕民進黨正積極規劃兩岸路線大辯論,民進黨政策會已初步提出中國問題、國家定位、兩岸關係、憲政改革及兩岸三通等五項辯論題目,不過,是否要舉辦路線辯論,最近卻成為民進黨內爭論的焦點。

考試院院長、民進黨前主席姚嘉文昨天直言民進黨「沒什麼必要」辯論,黨務就管黨務,政務就管政務,民進黨去管這事做什麼?黨務有很多該做的事都做不完,「賣芋頭冰的人何必去管賣牛肉麵的有沒有生意」!

扁參與否 綠委意見不一

立委鄭運鵬也指出,若辯論的結果與陳總統的積極管理主張不同,屆時該如何處理,與其如此不如不辯;新潮流系前總召段宜康說,黨內辯論的結果,對於政策決定者是否有拘束力,將是辯論是否有實質意義的關鍵,他認為,總統也應參與辯論,並承諾遵守辯論結果,否則辯論沒有意義。

現任新系總召賴清德則指出,這是段宜康個人意見,非新系立場,他強調,辯論的方式、題目及人員尚未做最後確定,新系尊重黨中央規劃。

正義連線秘書長高志鵬也表示,在台灣逐漸向中國傾斜的情況下,有必要就中國路線辯論,他強調,「積極管理」若成為結論,應取代「積極開放」列入黨章。

但正義連線和新系,都面臨內部整合的問題;新系在陳總統元旦文告後提出「積極定位、自信開放」,明顯與陳總統主張不同,但也有新系中南部立委對自信開放持保留態度。賴清德表示,自信開放是新系的主張,但尚無具體內涵,也許可透過辯論找到共識。

部分正義連線成員則不認同陳總統提出的積極管理主張,高志鵬表示,正義連線近期將會商,期達成共識,再參與路線辯論。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