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出路在哪裏?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月1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陳蘇2006年2月9日華盛頓報導) 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再掀問責風暴,發出通報要求官員在出現突發性環境事件後一小時之內上報,不得拖延隱瞞。有關專家認為,對瀆職官員繩之以法或對幹部政績實行綠色GDP考核制度都無法從根本上扭轉中國嚴峻的環保局勢。

*易明:用運動推動環保走不通*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巨大需求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中國國家環保總局日前宣佈對多家化工企業進行排查、掛牌督辦和否決項目等措施。曾經撰寫《變黑的河流:環境對中國前途之挑戰》一書的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亞洲研究部主任易明(ELIZABETH ECONOMY) 對中國的水污染問題進行過詳盡的調查和分析。 她說,中國政府藉助松花江事件再掀問責風暴,但這種通過運動方式推動環保政策的途徑是走不通的。

易明說:“ 這種老式的思維方式是,讓我們發動一場轟轟烈烈的運動,關閉造成污染的許許多多家化工廠,並且官員必須立即上報污染事件,這樣問題就能得到解決。但水污染是一個在中國普遍存在的問題,需要進行系統、全面的改變。”

*吳嵐:環保在中國是制度性問題*

美國研究機構威爾遜中心的環保問題研究員吳嵐(JENNIFER TURNER)也認為,環保問題在中國是個制度性問題。

她說:“過去20年裡,中國的政治系統把權力從中央下放到地方,因此地方政府掌握更多的權力,中央只保存微弱權力。這就造成了一個極大的制度性問題,中央政府到底怎樣才能激發那些執掌環保政策的地方官員,讓他們有保護環境的動力。”

*胡鞍鋼提倡貫徹綠色GDP*

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把推行環保、節約能源提升到跟中國官方倡導的“和平崛起”同樣的高度。胡鞍鋼日前在新加坡談到中國21世紀發展策略時說,中國要想持續發展,就需要“綠色崛起”。胡鞍鋼博士說,目前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大資源消耗國,而中國廢水的排放量已經占世界的28.5%,比美國多三倍。胡鞍鋼認為,中國迫切需要貫徹綠色GDP。

所謂綠色GDP就是,在計算某地的經濟增長GDP時,把經濟發展給環境造成損害、污染事故等成本都核算在內,以便在考核地方官員政績時使用。

*吳嵐:綠色GDP難貫徹*

美國威爾遜中心研究員吳嵐(JENNIFER TURNER)認為,綠色GDP的設想不錯,但卻很難貫徹。其原因是,考核綠色GDP的標準只能在公開透明的體制下進行衡量,組成由公民、非政府組織和企業等獨立人士組成的小組,綠色GDP才有可能產生實質性效果。但是吳嵐說,中國的政治制度不會允許普通民眾或者非政府組織對政府官員進行鑑定考核。

吳嵐說:“現在中國政府中的一些人有些敏感,當他們看到烏克蘭等國發生顏色革命時,他們擔心中國也出現類似的社會運動。”

*易明:懲辦瀆職官員難度大*

與此同時,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亞洲研究主任易明認為,中國國家環保總局日前提出的將拖延、掩蓋污染事件的瀆職官員繩之以法的措施執行起來難度也相當大。

易明說:“中國的環保律師人數很少,很少有人懂得環保法來審理環保案件。受過環保教育的法官也不多。而最大的問題是,中國國家環保總局不可能無處不在地發現全國所有的污染案件,找出所有的肇事或瀆職的官員。”

易明的觀點是,要想改善中國的環境問題首先要改善中國的政治環境。她說,中央政府在環保問題上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完全可以依靠自由媒體、依靠普通民眾以及非政府組織來完成。不幸的是,她說,中國的胡溫政府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表現出進行政治改革的意願。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環保假期長 污水不怕罰
改善鑽空窗 環署也沒轍
年後祭祀活動多 環保署呼籲少燒金紙作環保
楊秋興:土石場違法掩埋事業廢棄物應嚴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