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a Full Of Grace》

組圖﹕哥倫比亞美少女演技耀目之作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2月22日訊】(據亞洲時報何重立報道)就是因為封面上凱特琳娜‧桑迪諾‧莫雷諾 (Catalina Sandino Moreno,港譯嘉泰蓮娜‧莎典奴)那張美麗面孔上的眼神驅使我帶了《走私海洛英的少女》(《Maria Full Of Grace》)的DVD回家觀看。(gettyimages圖片)

事實上電影最吸引我的也是這位年輕女演員,她憑這電影成為首位獲提名角逐2005年度奧斯卡(Oscar)最佳演出女主角獎項(Best Performance by an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的哥倫比亞籍演員。她的出色演技使她揚名海外,拿下了柏林、西雅圖、芝加哥及洛杉磯及歐美重要獨立影展的14項最佳女演員獎。

牽動觀眾情緒

凱特琳娜厲害之處在於她能透過美麗的面孔很有說服力的表達她內在的感受,她焦急的時候也同時引發觀眾跟著緊張起來;當她四望無助的時候,又會牽起觀眾忐忑不安情緒。

在凱特琳娜輪廓分明漂亮臉疍的背後,好像隱藏着很多感覺,很自然地受外來的刺激而流露出來,特別適合演出《走私海洛英的少女》這類帶有紀錄片風格的電影。

《走私海洛英的少女》電影原名來自天主教的聖經,又有依原名譯作《萬福瑪利亞》。電影原名來自天主教的聖經,又有依原名譯作《萬福瑪利亞》,顧名思義,是一個關於瑪利亞的故事,是一個差不多每天都可能在南美地區方窮鄉辟壤發生的故事。

首次拍劇情片的美國導喬叔華‧馬斯頓(Joshua Marton,港譯約書亞‧馬頓)以非常寫實的手法,採用報道手法,鏡頭緊貼女主角,用了很多特寫去捕捉瑪利亞的表情,讓她有很大的表現空間,演活了一個為維持家計,鋌而走險的17歲少女。

本性反叛及倔強的瑪利亞在逆境中能保持冷靜,不斷思巧,帶着恐懼,在陌生的紐約昆士區 (Queens)闖蕩,還要照顧身邊一個不停怨艾的女友。

過海關一場戲欣賞演技

很難會想像一個17歲的年輕人可以這樣成熟,能面對海關關員疲勞的審查而處變不驚,最後以一面無知騙過了,不致被扣押。

在法律上,做俗稱“騾子” (mules)以體內運毒的人,犯的是嚴重罪行,導演很詳細的把包裝、嚥吞毒疍的過程拍得很迫真,叫人看見覺得可怕,為這些“騾子”不自禁的担心起來。

凱特琳娜去年便憑此片成為柏林影展影后,輕吻金熊。在飛往紐約的航機上,約書亞‧馬頓處理得很好,把四個帶毒少女那誠惶誠恐的情緒,由看着別人的主觀鏡頭,接去有如被人監視的客觀鏡頭,營造出一種互不信賴的疏離感,同時一陣緊張的氣氛逐漸升起。同行少女露西 (Lucy)身體不適,瑪利亞顯示關心,開始展露她性格善良的一面。

緊接過海關的一場戲,千萬不能錯過凱特琳娜不卑不亢的演技。

從哥倫比亞的鄉下地方走到美國紐約,瑪利亞並沒有見到繁華與熱鬧,而是落在美國接頭的南美黑帮小混混手上,陷入一片混亂與恐怖的狀態中。攝影師吉姆‧德奈特(Jim Denault)與剪接的李‧珀西(Lee Percy)與 安妮‧麥克凱伯(Anne McCabe)都非常有心思。

生命轉變的契機

瑪利亞發現露西中毒身故,被剖腹取出毒疍,引發她思考應否任由擺佈,成了她生命轉變的契機,加上她出發前已身懷六甲,生命有了新的意義,於是挾帶毒品與好友逃之夭夭。當然,販毒份子不會放過她們。

像瑪利亞這樣的人物是可悲的,她抵不住引誘而走險,明知故犯是不可原諒的罪行,不過這只不過是千百個個案其中之一。

導演很詳細的把包裝、嚥吞毒疍的過程拍得很迫真。瑪利亞在這個體內帶毒的旅程中,從經歷中轉變,儘管沒有明顯的贖罪描述,但她鍥而不捨的追查露西的安危以及出錢為露西安排後事,表現出她的堅持,是為她自己,也是為了腹中塊肉,她選擇了不回頭,留在美國重新做人。

平鋪直敍的故事突出了凱特琳娜精湛的演技,也叫人對新銳導演約書亞‧馬頓挖目相看,他也因而贏了不少地方影展的導演獎,本來公司要提名《走私海洛英的少女 》代表哥倫比亞参加奧斯卡最佳外語電影獎項,後來因導演與工作人員來自美國不合資格而放棄。

以一部低成本的投資來看,《走私海洛英的少女 》絕對令人滿意。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家同:我們應該重視技職教育
56屆柏林影展 帝后竄黑馬
影射前夫陳凱歌? 洪晃勸觀眾別"對號入座"
組圖:柏林影展/金熊獎導演亮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