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司馬庫斯部落教室成立 改善基礎教育資源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二十二日電)經由各界努力,終於促成了新竹縣尖石鄉司馬庫斯部落教室的成立,這個教室將放置大企業贊助的最新電腦設備,藉由數位科技的協助,改善當地基礎教育的資源,縮短城鄉數位落差,部落甚至有心在數位平台上從事產銷和觀光業的發展。

在「信義房屋社區一家」、「樂彩傳愛基金」、「台北市東豐扶輪社」、「美商惠普科技 (HP)」以及「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歌林公司」的全力贊助下,位於新竹縣尖石鄉相當偏遠的司馬庫斯部落今天晚間在部落將舉行「泰雅爾司馬庫斯部落教室落成典禮」,讓部落借著電腦融入最現代化的數位科技世界,同時亦讓全世界人更認識他們。

負責這個案件的「耕莘文教基金會」表示,透過台灣原住民族部落培力協會及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合作規劃的「縮短數位落差計畫」,基金會規劃於95年度在尖石鄉的鎮西堡及司馬庫斯兩個部落建立部落教室。

經各界努力,總共募集到50部全新電腦、寬頻上網與WEBCAM等視訊設備,完成初步計畫,首先落成的教室就在有「上帝的部落」之稱的司馬庫斯。

投入尖石鄉服務工作近12年的耕莘文教基金會專案經理楊曜誦指出,司馬庫斯地處偏遠,原本沒有學校,部落孩子必須到相隔2.5小時路程的新光國小上課;經部落家長們集體向縣府爭取多年,才得以配置目前有兩位老師的實驗分班,讓孩子可以不用離家就學。

但在資源有限下,這種教育條件及地域上的特殊性,使得當地比其他部落更需要數位科技的協助,改善基礎教育的資源,提升部落競爭力。

目前部落有15位小學生,有了這間教室,他們可以透過視訊與對面山頭的新光國小老師及山下竹東課輔中心的志工教學互動。部落中十位離家的國中生,週末回到部落可利用教室資源學習相關數位技術,不會與平地的國中生有太大的差異。另外,司馬庫斯已有一位研究生,目前就讀靜宜大學生態所,為部落連結了學術資源,將透過數位技術將生態研究做成長期累積的資料。

耕莘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曲慶浩指出,唯有透過教育提升部落人才,回歸產業發展留住優秀人力,才是台灣原住民部落發展的良性循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