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中國城市的窮人區富人區之爭議

標籤:

【大紀元3月1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含青採訪報導)中國華遠房地產董事長任志強最近提出,就像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一樣,現在中國城市出現 「窮人區」和「富人區」是很正常的。這番言論引起了爭議。就此,記者含青邀請美國三一學院經濟系副教授文冠中和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進行討論。

記者︰目前中國社會貧富兩級分化嚴重是大家都承認的事實,而在這其中,現在出現窮人區和富人區在居住方面,華遠房地產董事長任志強,他最近在一個媒體的會上,他說現在出現 「窮人區」和「富人區」是很正常的現象。我想首先請教文教授,您對這個是怎麼看的?

文冠中︰我就在想,本來我在上海住了很長一段時間,現在在美國紐約地區也住了很長時間。我自己的感覺呢,第一就是說富人和窮人他們住的房子的質量,當然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你拿上海來說,那個徐匯區那一帶,本來都是外國人才能住得進去的。後來中國人富了以後,當然也有住進去的人。但大部分人還住在閘北區、南市區什麼的,所以就是說還是有一定的分離的。

記者︰那麼在美國,這種窮人和富人分離居住的情況,和中國的情況相比,這個分離的程度如何呢?文教授。

文冠中︰在美國當然也是有「窮人區」和「富人區」。「富人區」它需要藉助於窮人的很多服務;窮人要就業,也希望能夠靠近富人區比較近一點。所以他們呢雖然是有點相隔的,但是不是隔得很遠。

好比說上東區是紐約最最富的區,但就在旁邊就是一個很大的黑人區。這些富人平時家庭的服務什麼的,都是依靠黑人的,所以黑人就住得非常近的。

我自己覺得中國幾十年搞階級鬥爭,就使得貧富之間那種階級的壁壘意識特別強烈。所以現在有很多發了財的富人,特別害怕直接住在窮人的旁邊。

所以現在我確實有注意到,北京、上海那裏有很多高牆圍起來的,然後24小時巡邏的那種「富人區」,那麼好像這個倒在美國很少見到。

記者︰胡教授,剛才文教授談到中國的貧富之間階級的壁壘意識,還是相當強烈的。您現在在北京,據您了解的情況,是不是這樣?

胡星斗︰我想中國大陸存在著比較大的貧富差距,但是不存在著貧富之間的那麼大的鴻溝;也不應當讓它形成貧富之間的巨大的鴻溝,更不能夠形成貧富的某種隔離的制度。

房屋的檔次可以不同,地段可以不一樣,但是絶不能夠以不同的地區來劃分貧富。更不能夠讓這個富人,都居住到一個地方去;然後窮人被甩開了,他們享受的公共資源比富人相差很多。

所以我想整個社會不應當是鼓勵貧富之間的隔離分化,而應當是鼓勵中產階級它的發展。就像在兩千多年前的亞里斯多德,他就明白那個道理。只有中產階級發展起來了,這個國家或許在政治上才是健康的。

記者︰那麼文教授,您對中國未來這個窮人和富人如何共處?在居住上趨勢和走向,您有什麼預測?

文冠中︰民眾的收入性當然有高中低的差別,他們應該有選擇的自由。就是不能強迫富人說,你一定要住在什麼地方。所以我在想,最後還是會自然的分出來。在美國現在很清楚,就是「富人區」產生出來以後,其實慢慢窮人就會搬出去。

記者︰對,文教授,在這個過渡階段中,政府能夠做些什麼?比如說,能不能像美國這個在「富人區」建一些中等價格的房子?

文冠中︰我覺得如果是政府行為,不是開發商的行為的話,政府行為特別要注意,在「富人區」裡面要造一些中低價的房子,使得這個社區成為一種共生態的一個社區。我相信如果有自由選擇的話呢,目前中國現在貧富之間的這種對立的意識,越來越強烈。

記者︰胡教授對這個還有什麼補充?

胡星斗︰剛才文教授這個說的非常詳細,我非常贊同他的一些觀點。也就是說房屋的檔次可能會不一樣;然後不同類型的人,或許他們會居住到一塊兒,但是政府在其中應當起到很大的調節作用。

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的時候,在提供教育、醫療,還有建設生態環境這些方面,應當儘可能的起到均衡的作用。所以呢政府如何保證公共資源在配給的均衡,如何保證每個公民的機會的均等。

我想我們不能夠按照像任志強他們所鼓吹的,如果按照他那時候鼓吹的這樣子,中國可能會走向某種權貴的市場經濟,那麼中國可能就走向了整個社會的某種斷層。

(據自由亞洲電台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人越來越不敢花錢
生活擔子大國人不敢亂消費
中國貧富懸殊擴大成最主要社會問題
討論:中國的貧富差距和比闊文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