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高英茂:援助友邦是善盡人道支助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3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十日電)日前政府援助友邦被抨擊,外交部政務次長高英茂表示,經貿外交就是善用台灣經貿成就,支持外交的拓展,加深邦交或非邦交關係。他舉援助查德與諾魯為例,被某些媒體批評為「凱子外交」,但非洲國家有的GDP只有3百多美元,這是善盡人道的支助,像北歐國家也非常著力在國際支援。

東吳大學政治系、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中華民國委員會(CTPECC)及中華台北APEC研究中心(CTASC)等單位舉辦「經貿外交的危機與轉機」論壇,高英茂在致詞時作以上表示。

高英茂表示,從外交實務的觀點,現在世界全球化,經貿工作與份量是國際事務很重要一部分,經貿外交是善用台灣經貿的成就,支持外交的拓展,加深邦交或非邦交的關係。在發展上,外交要因地制宜,經貿外交策略也略有不同,如亞太地區是強調農漁業合作,非洲地區是農技團,中南美強調農業的多元化和社會服務。

他也提到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的重要,非邦交國的部分,現在正與美國、日本洽簽FTA,不要因為中國而被邊緣化。

外交部國際組織司長陳忠指出,台灣現在極力加強經濟技術合作,援助開發中的友邦,以技術輔導為主,融資為輔,協助受援友邦國家創造財富。對查德的援助,是對其基礎建設,道路、水塔、學校。推動經貿外交的困難與挑戰,因為中國是世界工廠,其積極以經貿為誘餌,破壞台灣與邦交國關係,不過,台灣的「榮邦計畫」推出受到友邦歡迎。

他說,中國在亞太區域影響力增加,台灣應慎防邊緣化,而推動經貿外交,也是善盡國際責任,如日本國內也有窮人,但也有4百億到5百億美金援外,這就是國際責任與國內責任同時並進。

另外,立法委員蕭美琴指出,如果未來幾年不加把勁,台灣經濟就會被邊緣化,像爭取各國來台灣投資,吸引投資者,但與中國的規模相較,歐洲國家就會作一些選擇。雖然中國人權或作法不友善,但歐洲國家還是會因其投資規模大而選擇到中國。

她提醒,台灣在各種區域的對話上被排除,要正視這個現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