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李登輝:台灣迫切危機是經濟問題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謝佳珍雲林縣十一日電)台灣前總統李登輝今天表示,台灣真正迫切的危機是經濟問題,經濟不能提振的根本因素是兩岸經貿往來失衡,完全向中國傾斜。政府對中國經貿、投資一再開放,形成台灣產業空洞化,如果不積極面對處理,情形會更嚴重。

群策會三月四日起在全國舉辦四場全民經濟發展會議地方座談,下午在雲林縣斗南鎮舉辦第三場座談,李登輝應邀致詞時,相當關心台灣經濟面臨的問題,也批評,有的政黨每天都在吵政治,杯葛、罷免、遊行,但在立法院內民生議題沒有人關心,還說是為老百姓拼生活。

群策會已在台北縣、台中市舉辦兩場地方座談,第三場選在雲林縣。李登輝表示,雲林縣是農業大縣,有很多中小企業廠商,在經濟轉型的時候,雲林受到衝擊很大,是典型台灣經濟社會的縮影。在雲林可以看到台灣人在經濟轉型時打拼的成績,也看到一部分人在這過程中在受苦。

他說,雲林的台灣鯛魚養殖、蘭花出口,都很成功,還有古坑的咖啡也很出名,所以農業縣只要轉型成功,也可以做出價值高的產品,也可以外銷到日本、美國,賺取外匯。

李登輝指出,前一陣子,中國為了拉攏南部的台灣人,提出要進口台灣水果;台灣的水果品質好,中國十三億人口雖然多,但他們沒有錢,吃不起,都是台商在吃。

製造業方面,李登輝說,受到世界貿易組織(WTO)衝擊,以及中國經貿影響,受到很大的威脅;彰化、雲林等南部縣市,過去幾年來,很多工廠為了便宜的工資外移到中國,留下來的工廠因面臨無法與中國低價產品競爭而關廠。

李登輝表示,台灣的製造業都是中小企業,公司規模不大、資源較少,需要政府花更多的精神和資源照顧,例如如何運用WTO機制保護本國產業的生存發展,一方面為本國產業爭取權益,另一方面要輔導他們提升、轉型、轉業,例如利用自動化降低生產成本、把文化創意的觀念融入民生製造業中,發展有自己特色的產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