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學者:民眾自負營養責任 政府應營造環境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十六日電)台灣民眾的營養誰該負責?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論壇今天邀請相關學系學者專家討論指出,國人營養不足還不自知,政府重視也不夠,建議國人自己負起營養管理的責任,政府應營造學習與支持營養管理的環境,中小學教科書有關營養教育的比例極少,宜檢討,內容也應明確,不可似是而非。

台大公共論壇由台大校長李嗣涔與擔任中華民國營養學會理事長的前校長陳維昭共同主持,生化科技學系教授兼主任黃青真、台大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黃國晉、生農學院院長陳保基、食~科技研究所教授孫璐西、微生物與生化學研究所教授蕭寧馨、生化科技學系教授林壁鳳等參加討論。

蕭寧馨指出,國人營養不足但不知,有人還認為國人很多營養過剩,其實是熱量過剩,衛生署一九九三到二00二年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證實,台灣民眾從小學生到老年人有多種保護性的維生素與礦物質營養素攝取不足夠或營養欠缺,例如B1、B2、B6、葉酸、B12、鉀、鈣、鎂。國人飲食品質以中老年優於青少年,許多人蔬菜、水果、乳品、全穀類的攝取量都偏低,飲食營養狀況未達到保障健康的水準卻不知。

政府也不重視國人營養,蕭寧馨指政府未將營養改善列入公元二0一0年衛生指標,只作為脂肪攝取與肥胖控制的附屬措施,是本末倒置。

陳保基指政府、教育機構、產業界都不太重視營養學,營養從業人員、營養研究和教育未能得到足夠資源於,例如國立大學沒有營養學系,民眾攝取的營養知識片斷而不完整,造成許多似是而非的觀念與飲食偏差,形成體重過重、過輕、減肥不當等情事,建議產官學界更重視營養學,農業相關機構應以營養專業觀點促銷國產農產品。

陳保基說,台大將帶頭先在農學院開設營業學程,預計一年內可以開辦。

孫璐西與林璧鳳指中小學教科書有關營養教育的比例極少,約一學年只有一單元,是否能引起學生重視並在生活上落實?值得檢討;建議內容應補充近年國民營養調查相關資料,加入食物卡路里觀念,以免青少年不當減肥胖或偏好高熱量食物導致肥胖引起的健康問題;學校員生消費合作社販售的食品營養不夠均衡;因應外食愈來愈多的趨勢,餐飲服務業年營業額具一定規模者宜標示所賣食品的營養與熱量。

黃青真建議立法保障國民營養,國民營養法草案已在立法院躺了十多年,在中國大陸預定今年將完成營養法立法的情況,台灣有必要加緊立法的腳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