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全民拚經濟 李登輝身體力行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謝佳珍台北十九日電)朝野高喊拚經濟,前總統李登輝身體力行,趕在行政部門前,指示群策會主辦全民經濟發展會議,彙集各界意見,供政府參考,甚至不惜以上街頭,盼政府正視。雖然李登輝今天因為身體不適住院,未主持會議,不過他仍然心繫會議,拼經濟的決心不打折扣。

民國九十年經發會提出「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兩岸經貿政策,李登輝無法認同,他多次在公開場合說,「有效管理有名無實,積極開放政策應該調整」。

群策會法案政策處處長周美里說,雖然李登輝不認同積極開放政策,但他是往前看的人,不會執著過去積極開放政策帶來負面效應,他常說,「都去中國了,不然怎麼辦,重新起爐,再找新的出路就好了」,這也是群策會將會議名稱取名為「台灣經濟重新起爐─全民經發會」的由來。

五年後,總統陳水扁以「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取代「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獲得李登輝的認同,不過今年元月份經濟部核准的對外投資,仍有九成前往中國,李登輝擔憂,相關政策只停在宣示階段,政府部門並未執行。

在李登輝的主導下,群策會在三月份籌辦全民經發會,先到台北、台中、雲林、高雄召開四場地方座談,聽取民意,再舉行全民經發會,提出台灣經濟政策建言書,供政府參考。

李登輝出席兩場,每場三個小時的座談,全程聆聽,勤做筆記,一一回應民眾意見,也提出對台灣經濟、農業主張。

「台灣的本沒有顧好」,全程陪同李登輝出席地方座談的台灣團結聯盟主席蘇進強說,李登輝看出台灣面臨的危機,擔心台灣經濟向中國傾斜、台灣的本遭中國掏空。召開會議之前,李登輝去年就找來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蕭萬長先做功課,研究政府經貿等統計數據,了解政府有那些地方做得不夠,要再加強。

李登輝心繫台灣經濟與農業發展,近李人士說,去年李登輝為了台灣農產品登陸事情,失眠好幾個晚上,為了農業發展,多次下鄉參觀馬鈴薯、蕃茄、蘭花栽種情況,也會找農業專家一同研究。

他也以具體行動關心傳統產業,在雲林地方座談之後,接見被中國傾銷打壓的毛巾業者,建議毛巾業者循世界貿易組織(WTO)機制,據理力爭,更呼籲政府正視毛巾業面臨困境。

全民經發會提出台灣經濟發展政策建言書,已獲得超過五十個社團的連署支持,民間拼經濟的具體行動,正等待朝野的回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