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和立:當七年後溫家寶退休時

林和立

標籤:

【大紀元3月21日訊】儒雅總理溫家寶憂國憂民、鞠躬盡瘁的精神廣為國人受落。不幸的是,他達成宿願───提升農民與其他弱勢團體的收入與權益,以及伸張社會公義───的機會頗低。溫總雖是地質工程師出身,但喜歡引用孔孟與古詩以言其志,但在中國正處於「野蠻資本主義」階段的前提下,恐怕這位民望高的父母官還得接受耶穌基督的名言:「貧苦大眾將長存。」

在人大記者會中,溫總對上任3年而民困未紓感到「痛心」。的確,今年兩會的代表均大聲抱怨國內的「三高」,即高醫療、教育與房屋價格。溫總給自己一個「軍令狀」,要「知難而進、永不退縮」。還記得溫的恩師朱鎔基98年上任時,曾有「闖地雷陣、跨萬丈深淵」的豪言壯語嗎?但03年朱總退休前也曾神傷地說,5年任期中最遺憾的是沒有替農民多做工作!

表面看,胡溫新政一開始就鼓吹「科學發展觀」,要求取得工與農、沿海與中西部、發展與生態、硬體與軟體的平衡,似乎有望改變改革從79年開始就只關注東部地區GDP增長、一面倒的「粗獷發展戰略」。溫總多年分管農村,去年已宣佈取消農業稅,在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中,他更承諾每年投放近3400億人民幣于農村的建設,希望在不久將來在全國構建小康、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如無意外,溫總應可在明年黨17屆代表大會後連任至2013年。但7年後,農村的狀況會有根本的改善嗎?首先,光增加政府對農村的投入只可解決片面的問題。讓農民翻身需要徹底的體制與政治改革。困擾農民最大的問題之一是基層党棍兼幹部太多。溫在03年人大記者會上就說,有些縣人口只有12萬,但公務員竟多達6000以上。主要由於機構臃腫,全國超過60%鄉鎮政府欠債累累或瀕臨破產。取消農業稅後,基層政府會喪失部分收入,很可能會巧立名目用其他辦法向農民敲竹貢。溫總一上任就呼籲,要取消全國4萬左右的鄉與鎮級政府,就是說,讓縣級政府直接統領農村,以裁減人員與降低農民負擔。但此改革因為受到既得利益的抵制而進展緩慢,連溫總本人最近也很少提及。

至於維護農民的利益與人權就更困難。在數萬宗農民土地被非法剝奪事件後,有關部門才在今年初制訂較明確的規例,來防止發展商或能源公司勾結腐敗幹部聯手搶掠農地,但在內地媒體上絕少看到有關「新特權階級」侵佔土地而受到懲罰的報導。而國際人權組織高度關注的維權律師受到地方員警甚至黑幫恐嚇與毆打的事件,卻愈來愈多。溫總在兩會期間不止一次說要保護農民的權益,但共產黨高層絕無意推行唯一可行的方法:保障農民主宰自己命運的權利,包括組織農會、尤其是直選地方政府領導等起碼的公民權。

不是恩師趙紫陽

當然,胡溫當局基本上已否決真正的政治改革。年復一年的兩會中,我們看到大批中央與地方高幹、火藥味濃的解放軍將領、風情萬種的少數民族「議員」,以及學者、商界以至影藝界的翹楚,但真正的農民代表呢?回顧溫總三年多的政績,可以肯定他是一個先天下之憂而憂、悲天憫人的絕佳建制「救火員」與發言人。同樣明顯的是,他不是一個如他另一個恩師───趙紫陽一樣敢動大手術的前瞻型改革大師。這就可能註定即使在7年後他退休前夕,溫總還會像朱總一樣,對未能替低下階層請命而表示內疚。

原載《明報》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林和立:趙歷史地位應獲肯定
林和立:胡錦濤是趙紫陽葬禮中的輸家
林和立披露胡錦濤鎮壓異己內幕
港政評家:程翔案是欠說服力的抹黑心理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